临床护理:急救技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护理:急救技术

急救技术是在患者危急状态下所采取的一种紧急

救护措施。护士作为专业的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常见危急症的评估方法、处理流程及急救措施,以挽

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促进康

复、提高生命质量。

一、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

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

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

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

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

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1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

壁,按压频率至少100/min。

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

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

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

次。通气频率8~10/min。

6.按压和通气比30:2。

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

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s。

(三)注意事项。

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

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

器挤压1/3。

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

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

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二、环甲膜穿刺

2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确认患者咽喉部有异物阻塞。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去枕仰卧,肩背部垫起,头后仰。不能耐

受者,

可取半卧位。

2.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

中线交界处即为环甲膜穿刺点。

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戴无菌手套。

4.术者左手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

粗针头从环甲膜垂直刺入。

5.接注射器,回抽有空气,确定无疑后,垂直固

定穿刺针。

(三)注意事项。

1.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

腔。

2.穿刺过程中,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

3.如遇血凝块或分泌物堵塞针头,可用注射器注

入空气,或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

3

4.若穿刺部位皮肤出血较多,应注意止血,以免

血液返流入气管内。

5.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6.下呼吸道阻塞患者不用环甲膜穿刺。

三、膈下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气道梗阻程度:患者抓住颈部,出现进

行性呼吸困难,如干咳、发绀、不能说话或呼吸,提

示哽噎;进一步询问患者:“您是噎住了吗?”并得到

确认,患者如不能说话、咳嗽逐渐无声、呼吸困难加

重并伴有喉鸣或患者无反应,提示严重气道梗阻。

(二)操作要点。

1.意识清醒患者。

(1)取立位或坐位。

(2)术者站于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

只手握成拳、大拇指侧放在患者腹部中线,脐部上方,

剑突下,再用另一只手握住此拳,迅速向内上方连续

冲击。

2.昏迷患者。

(1)仰卧头转向一侧并后仰。

4

(2)术者骑跨于患者髋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

掌跟置于患者腹部,位于脐与剑突之间,另一手置于

其上,迅速有力向内上方冲击。

3.必要时冲击可重复7~8次,每次冲击动作应分

开和独立。

(三)指导要点。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