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室、实验室
1、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上墙或便于取阅的地方
2、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用明火加热
3、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加点水或润滑剂。
4、溶剂溅出并燃烧应: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
电源,再灭火。
5、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
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6、过氧化物、高氯酸盐、乙炔铜等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
7、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使用自来水。
8、一般无机酸、碱液和稀硫酸不慎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水直接冲洗
9、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CCl4和碱金属。
10、三硝基甲苯是会发生爆炸的物质。
11、实验室的微波炉也可加热食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2、当强碱溶液溅出时,可先用大量的水稀释后再处理。
13、减压蒸馏时应用圆底烧瓶作为接收瓶。
14、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将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
一药品柜中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15、5%稀硫酸不属于易燃液体。
16、碳酸是不具有强酸性和强腐蚀性的物质。
17、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2/3。
18、白磷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19、需要你将硫酸、氢氟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各一瓶从化学品柜搬到通风橱内,正确的
方法是:应分别单独搬运。
20、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21、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22、氮氧化物主要伤害人体的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肺泡。
23、金属钾、钠和煤油彼此混合时,不容易引起火灾。
24、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
25、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不正确的操作
方法是: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6、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等气体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27、金属钠着火可采用干砂灭火。
28、四氯化碳、乙酸溶剂不属易燃类液体。
29、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
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室内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属于不正确的做
法。
30、危险化学品的毒害包括:皮肤腐蚀性、刺激性,眼损伤、眼刺激;急性中毒致死,
器官或呼吸系统损伤,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水环境危害性,放射性危害等。
31、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做法错误的是:集中保存,统一处理。
32、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应用干砂子灭火扑救。
33、氯化钾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34、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
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35、盐酸、甲醛溶液、乙醚等易挥发试剂应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存放。
36、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应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37、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应存放于防爆冰箱里。
38、当有汞(水银)溅失时,应收集水银,用硫磺粉盖上并统一处理。
39、如果实验出现火情,要立即停止加热,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40、随手使用的手纸、饮料瓶等垃圾应该扔垃圾桶。
41、实验室仪器设备用电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立即将贵重仪器设备迅速转移,并
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42、在实验室中,应放在第一位的是:实验安全
43、静电的电量虽然不大,但其放电时产生的静电火花会有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比较
常见的是放电时瞬间的电流造成精密实验仪器损坏,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适当的提高工
作场所的湿度,进行特殊危险实验时,操作人员应先接触设置在安全区内的金属接地
棒,以消除人体电位,尽量穿不宜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要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梳理头
发,计算机进行维护时,先将手触摸其他金属导电体,然后再拆机。
44、进入公共场所,应注意细心观察场所的疏散情况,记住进出口位置、安全出口位置、
疏散通道楼梯的方位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