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八章婴幼儿急救
序号
8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四节小儿高热
教学目标
掌握体温测量方法及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
小儿高热的急救方法、学习与实践。
教学难点
急救方法的临床实践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模拟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素材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第四节小儿高热
一、概述
定义:婴幼儿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症状。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婴幼儿在对刺激的感觉、分析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即使是刺激较弱,孩子也会出现调节异常和体温升高的现象。因此,婴幼儿期体温异常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呈正相关。
二、病因
婴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其次是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疫苗接种、出疹性的疾病、脑膜炎和脑炎。可引起长期发热的疾病包括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肺结核。对于发热,应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专业检查,尽早作出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应积极开展对症治疗,避免小儿热性惊厥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三、体温测量
测量工具:包括电子体温计、标准口表、耳温计、肛表。使用肛表时旁边要有酒精拭子和凡士林。
体温测量部位:腋下、口腔、肛门。根据年龄和测量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温度计。3岁以下的婴儿不建议口腔测温。口表常常放在口腔和腋窝处测量,应该与肛表进行区别。
肛表的使用方法:取肛表,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上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使孩子保持俯卧。在肛表头部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肛门,插入长度为肛表长度的1/3~1/2,测量2~3分钟,取出肛表,擦拭干净,正确读数,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发热。使用后应对肛表的表面进行消毒,以备下次测量。
注意事项:测量前,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应降至35℃以下。正常情况下,每日体温波动,即早晨最低,晚上最高。吃、哭和活动会导致体温升高。因此,体温的测量应在孩子相关活动(如吃、喝、运动)结束休息半个小时后再进行。
四、护理方法
要注意休息,不宜穿太多,衣服要轻便透气,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温水,防止水分过多流失和补充水分。
物理降温:冰袋降温、酒精或温水擦浴。①温水擦浴: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用干净的软纱布或毛巾蘸37℃的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胸部、背部、四肢,尤其是腋窝、腹股沟等处。不过,要注意避免擦拭腹部。在降温过程中,如果孩子嘴唇发紫,手脚冰冷,全身发抖,应立即停止。洗完澡,及时擦干皮肤,穿上衣服。②冰袋的使用:使用前,用干毛巾或棉布包好冰袋。首先,避免冷凝水在使用中直接流到宝宝身上,造成不适;其次,直接放置后,会引起局部血管冷缩,影响散热降温,容易造成冻伤。可在颈部两侧、双侧腋下或腹股沟等有利于散热的部位放置冰袋。但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使用此方法。
如经物理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8.5℃,应合理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药物,必要时应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
讨论:
导致婴儿发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能够使用电子体温计、标准口表、耳温计、肛表。并能够准确区分他们的正常的数值范围。
掌握幼儿发热的护理方法。
作业
婴幼儿发热应如何护理?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