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PAGE/NUMPAGES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每首诗的作者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熟练背诵默写。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的作者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法学法:诵读法,名句品味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月夜忆舍弟》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朗读诗歌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诗句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赏析诗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小结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二、学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作者简介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写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
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朗读诗歌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学案.doc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古诗二首教学反思2.doc
- 2023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3WhatsubjectdoyoulikebestLesson17练习题.doc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父爱之舟 说课稿.doc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ABC卷)-人教课标.doc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6jqx练习2.doc
- 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ook at my nose Lesson 15 教学设计1.doc
-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1 导学案.doc
- 2023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不等式的简单变形》导学案.doc
- 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认识三角形(1)》导学案1.doc
-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Lesson 5 How Many》教案.doc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I'm cleaning my room Lesson 25 习题.doc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初探.docx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docx
- 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3 lesson 16 We Are with You 导学案.doc
- 北京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September10thisTeachers’DayLesson2同步练习1.doc
- 小学班会让生命之花五彩缤纷.doc
-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同步作业.doc
- 2023年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5It’saparrotLesson29同步测试.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