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学文化常识
(一)七年级上册
1.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叫作水墨画。
2.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版画叫作木刻。
3.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并称“三曹”,我们学过他的诗歌《观沧海》《龟虽寿》。
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5.古代尊右卑左,所以用左迁表示降职。
6.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王昌龄被称为王龙标。
7.《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散曲的作者是马致远,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8.《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9.“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敬辞,用来称别人的父亲。“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君”是敬辞,意为您;“家君”是谦辞,用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叫作书塾(私塾)。
11.旧时称呼同学为同窗。旧时教师用来责罚学生(打手心)的长条形木板叫作戒尺。
12.鼎是古代煮东西用的一种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13.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叫盔甲。头上戴的叫盔,身上穿的叫甲。
14.《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15.儒家经典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称为“至圣”。
17.“志学”指15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天命”指50岁,“耳顺”指60岁。
18.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称热水为汤。
19.匹夫、布衣、白丁、黎民、黎庶等都是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
20.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1.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风格与高适相近,两人并称“高岑”。
2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也叫“重九”,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
23.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诫子书》一般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24.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25.《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26.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为钦差大臣。
27.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叫作华盖。
28.牛郎织女,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29.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这一天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30.女娲是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3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32.《列子》,旧题为战国时的道家人物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二)七年级下册
1.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
2.“气冲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
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4.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与司马迁合称“史学两司马”。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7.《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编撰的乐府歌辞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8.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9.《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东汉时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docx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docx
-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