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ocxVIP

新乡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新乡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

?

?

谢加阳吕鑫王子洋高清祎霍家黎

摘要:[目的]调查新乡市大学生对手机的成瘾度。[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新乡某所高校的566名大学生进行有效问卷调查,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现象。[结论]大学生使用手机应该扬长避短,利用手机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赡养观;父母养老

据我国工信部统计,2014年1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占全国人口的90.8%。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尤其如此[1]。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的同时,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手机依赖是指由于不当或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不适应症状[2]。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现状及其与依赖的关系,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预防其手机依赖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性别、认为自己对手机的成瘾度等。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0份,收回率96.7%,其中有效问卷566份,回收有效率97.6%。

1.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大专业,涵盖专业广泛。在有效的566份问卷中男生304人,占总人数的53.7%,女生361人,占总人数的46.3%;居住地为城市的有288人,占总人数的49.1%,农村的有276人,占总人数的50.9%。

1.3统计学处理

对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后应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对认为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63.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手机非常依赖,1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一般依赖,剩下的22.5%的大学生选择不依赖手机。在选择为什么依赖手机时,被调查者中有68.4%的大学生选择了“打游戏”,15.9%的大学生选择了“聊天”,15.7%的大学生选择了听歌看电影。在手机的利弊选择上,20.0%的大学生选择利大于弊,17.8%的大学生选择均等,剩余的62.2%的大学生认为弊大于利。

2.2大学生对手机使用场景

调查结果现实,大学生在日常空闲时、临睡前、乘坐交通工具时、排队等候时、课间休息时经常或总是使用手机分别为82.5%、74.3%、64.0%、50.1%、47.3%;上课、自习和写作业时从不玩手机者分别占34.2%、342.2%、39.9%。手机使用基本情况73.48%的大学生最喜欢手机的功能是网络;手机使用的主要目的:朋友联系(83.02%),社交(79.59%)浏览网页(46.66%)使用多媒体娱乐(21.7%)。本次调查中,34.2%的医学大学生手机话费超过50元,97.6%的医学大学生使用的是智能手机,49.2%的医学大学生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

3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中医学大学生最喜欢的手机功能是网络,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是与家人朋友联系、社交、浏览网页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如吴猛等的研究认为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和网络终端从技术层面上讲本身具备了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两个社会功能,同时国外学者认为,青年人群和学生群体使用手机还有文化层面的功能,即群体性的身份认同。本次调查大学生最喜欢的功能是“网络与获取信息”,而主要目的是“与家人朋友联系”、“社交与沟通交流”,两者相吻合。

朱其志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明显存在相关性。如果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或功能不良,就有可能会选择在手机使用中寻求价值感与归属感[4]。当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再加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比较重[6]。然而,从高中步入大学,学习方式、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容易陷入迷惘空虚的状态,并且有些学生高考过后,多少抱有“解放”的心态,没有及时调整做出新的学习规划,因此,在面临学习压力时,自然会产生厌学倾向,而手机则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个空间,在手机使用时可以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寻找一些安慰和寄托[7]。

大学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的大学生可能面对很多的困惑和迷茫,内心冲突剧烈,对自己没有很深的认识。手机的不当使用会使他们更加迷失自我,难以分辨虚拟环境和现实,模糊自我概念,因此高校应重视这个问题,

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7]。首先,高校应该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健康使用手机

文档评论(0)

136****16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