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
穿越岩溶地质小断面隧洞施工工法
1.前言
岩溶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一种地质灾害,尤其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等地区受岩溶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因岩溶导致的突水、突泥,严重影响着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突水以及相关的突泥问题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而言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危害,其突发性、不可抵挡的巨大威力严重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岩溶及突水、突泥问题影响因素多,涉及专业知识面广。因此,在施工时,对存在岩溶段的隧洞,分析可能发生的突水的地点、时间等,做好超前预警,对防治措施的采取有更明确的指导方针,避免措施的盲日性。为规范穿越岩溶地质小断面隧洞施工工艺和标准化作业,便于施工人员实施操作,特制定此工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工法特点
2.1借助SIR30E(5141)或TSP-3D型地质雷达实现地质超前预报,预先精准判定隧洞结构面、溶洞等地质情况。
2.2应对此类地质超前预报,借助YQ100B潜孔钻机进行钻孔,孔深15m,孔径为90mm。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穿越岩溶地质小断面隧洞施工,尤其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等地区受岩溶影响较大地区的小断面隧洞施工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4.工艺原理
在穿越岩溶地质小断面隧洞施工过程中,提前采用SIR30E(5141)或TSP-3D型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对溶洞情况进行识别和预报;采用YQ100B潜孔钻机在隧洞段开挖前应对掌子面打超前钻探孔探测掌子面前方岩溶溶洞和溶岩裂隙水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开挖循环进尺等方面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严格控制,从中总结出科学的、实用的岩溶地质隧洞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穿越岩溶地质小断面隧洞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5.1-1所示。
灌浆孔单孔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5.1-2所示。
5.2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1.认真审核、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2.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
3.现场技术员隧洞掌子面围岩情况进行初步判定掌子面前面存在溶洞的可能性。
4.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派熟练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佩戴手套、安全帽。
5.2.2超前地质预报
1.SIR30E(5141)或TSP-3D型地质雷达
通过SIR30E(5141)或TSP-3D型地质雷达对隧洞掌子面前方隧洞掌子面前方结构面发育,溶洞情况进行识别和预报。
2.采用YQ100B潜孔钻机
钻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钻超前勘探孔,第二部分超前灌浆孔。隧洞段开挖前应对掌子面打超前钻探孔探测掌子面前方岩溶溶洞和溶岩裂隙水的情况,超前钻探孔位孔数不少于一个,孔深15m,钻孔孔径为90mm,采用YQ100B潜孔钻机进行钻孔,同时该孔可以隧洞开挖空孔,为爆破提供临空面,提高爆破效果,减少火工材料消耗等。
如超前钻探孔探测无溶隙水,方可进行放炮开挖,开挖10m后再次打超前钻探孔。如有钻孔探测出有涌水,根据涌水情况判定溶洞大小,决定是否对钻探孔堵水灌浆,如采用超前灌浆封堵,需要在掌子面全断面超前灌浆堵水后才能开挖掘进。灌浆孔深15米,采用灌浆孔环间分序,孔内分3段灌浆进行。超前灌浆参数为:间距1.5m,L=15m,排距10m,钻孔孔径为90mm,灌浆孔与洞轴线夹角15°,采用YQ100B潜孔钻机进行钻孔。具体布孔图见下图:
5.2.3灌浆管的安装
如超前勘探孔内有渗水、涌水,必须对超前探孔堵水灌浆,并对掌子面全断面超前灌浆堵水。钻孔施工结束后,安装灌浆75mm的无缝钢管(一头焊接一寸的2丝,用连接球阀),距孔底3米,钢管安装时缠绕少量麻丝(麻丝入孔口30~50cm),孔口处钢管与岩面接触部用水不漏拌合水泥进行封堵。
5.2.4掌子面防护
在灌浆施工前,首先用砂袋将掌子面进行码放封闭,然后将砂袋用棉被进行覆盖,素喷10cm厚C20混凝土,防护施工时必须预先安装排水孔。
5.2.5灌浆
1.灌浆原则
掌子面灌浆施工时,先灌水少的孔,最后灌出水大的孔,采取了“先小后大,上导下堵”的原则。即首先对漏水较小部位进行封堵,将漏水进一步集中在大的裂隙带上,而后再集中处理大涌水;在大涌水处理过程中,则采取上部导水,下部封堵的方法原则进行施工。
2.灌浆材料
超前灌浆采用纯水泥浆掺和水玻璃进行堵水灌浆,水玻璃掺和量为水泥重量的3%,灌浆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可控制灌浆量,并尽量减小灌浆圈,单孔灌浆耗灰量控制在1吨水泥以下,吃浆量大时采用间歇灌浆或者采用浓浆掺适量的细粉砂进行灌浆。
3.灌浆水灰比
施工灌浆水灰比采用1:1、0.8:1、0.5:1,三级水灰比进行灌浆。
4.灌浆压力
灌浆超前孔压力暂定为1.0Mpa,补强孔的灌浆压力暂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