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教案 舞会以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课题

第四单元第八课《舞会以后》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上校的人物形象

感受伊凡的心理变化,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难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剖析文章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

教具:PPT课件、图片、音频、视频

板书设计:

回味舞会,心情激动夜不能寐

1.把握文章内容清晨散步,看见逃兵遭夹鞭刑

1.把握文章内容

意外相逢,识破上校残暴本性

内心挣扎,难以相信所见情景

幡然醒悟,不与恶人同流合污

2.解读文章主题思想:揭露伪善面衣,批判丑恶人性

言简意赅,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言简意赅,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对比手法,揭示优雅背后的残暴

心理描写,刻画心灵深处的震动

3.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

3.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

后记: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堂皇富丽的大厅上,吊着蓝色的精巧的大宫灯,灯上微微颤动的流苏,发着闪光的地板和低低垂下的天鹅绒的蓝色帷幔”,这是杨沫《青春之歌》中酣歌妙舞,香风弥漫的舞会。

“挂在树枝上的彩灯,照得树叶发出青灰色的光彩。男男女女,环成一圈,边跳舞,边唱着古老的曲子,两口提琴和一支笛子微弱地伴奏着”,这是莫泊桑《一生》中田园风味的舞会。

“那红、蓝、黄、绿、紫五色电灯,在夏风中摇曳,象是无数道交织在一起的影虹。裙子飘起来,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来,皮鞋后跟响着清脆的声音,脚下是一片薄薄的烟尘。”这是刘绍棠《西苑草》中湖边操场狂热的舞会。

每个文人笔下的舞会都各有千秋,你心目中的舞会是哪般模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领略他笔下沙俄时期关于舞会的故事。

二、讲授内容

(一)背景链接

1.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深刻剖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存在的矛盾与斗争,对当时的俄国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与淋漓尽致的揭露,因此他被列宁称颂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本相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糅合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传统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

2.写作背景

《舞会以后》的创作起因于托尔斯泰哥哥谢尔盖亲身经历的一桩事件:当年托尔斯泰就读喀山大学时,兄长谢尔盖爱上身为当地军事长官的某上校的女儿,经常双双出入上流社会的舞会与晚宴,当地军事长官有时也翩翩起舞,在舞厅里显得那般温文尔雅。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尔盖目睹了这位上校下令并监督士兵对一个逃兵残酷地实施“夹鞭刑”的惨象,对其女儿的炽热爱情顿时荡然无存。小说情节与此大同小异,虽然写于20世纪初的1903年,但反映的却是19世纪40年代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生活,而这位沙皇正是以滥用棍棒刑罚臭名昭著于俄国史册。

(二)课文讲解

1.把握文章内容

(1)回味舞会,心情激动夜不能寐(第1—3段)

出身贵族的年轻大学生伊凡与热恋对象瓦莲卡及其父亲参加了一场舞会。舞会结束后,伊凡兴奋得无法入眠。他被瓦莲卡父女二人优美的舞姿、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温婉的神情深深感染,“不禁对他和她同样生出柔和温婉的感情”。伊凡觉得自己虽然“已经无限地幸福”,而这样的幸福“还是有增无减”。

(2)清晨散步,看见士兵遭夹鞭刑(第4—8段)

伊凡一夜未眠,黎明初晓出门散步。不料当走至瓦莲卡家附近时,却惊讶地看到一幕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位鞑靼士兵因不堪忍受军营里的残酷折磨逃跑未遂,在晨雾笼罩下的积雪中遭受夹鞭刑。

(3)意外相逢,识破上校残暴本性(第9—14段)

伊凡看见那位鞑靼士兵正半身赤裸、双手被捆,直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更令伊凡惊奇的是,他意外地发现,这场刑罚的指挥者与监督人——上校,竟然就是刚才舞会上瓦莲卡“脸色红润、留着雪白的唇髭和络腮胡子”的父亲。尽管那位鞑靼士兵已是奄奄一息,以微弱的呜咽哀求大家“发发慈悲”,但上校却因一位执行鞭笞的矮个士兵不够用力,斥责士兵“你还敢敷衍吗?还敢吗?”随即恶狠狠地上前就给了士兵一记耳光,残暴不已。

(4)内心挣扎,无法相信所见情景(第15—16段)

舞会上,瓦莲卡的美丽、端庄,上校的彬彬有礼,父女俩愉快的微笑在伊凡心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刑场上,上校的残暴肆虐、挥鞭如雨、冷漠无情令伊凡难以置信。鞑靼士兵的哀求声与上校自信满满的吼叫声,时刻在伊凡耳边响起。他内心十分挣扎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