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过程类问题
解题策略的构建与提升
常德市二中刘凯指导老师李宜
一、课标分析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促进了高中地理课程总体框架的调整、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重新修订。新课标的实施更注重建立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修订课程、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新课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指出,对“地理过程与变化”一类内容的考查,具体表现为“观察描述某个地理事件的空间动态过程并归纳其规律,依据其规律预测地理空间过程的发展、变化”。随着新课标、新高考的开展与实施,地理过程类试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教学必要性分析
地理过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考试题考查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过程类试题中的体现,试题突出体现了综合思维,说明综合思维是地理过程学习和运用所需要的重要地理素养。
地理过程与综合思维的培养有密切的相关性。
首先,掌握地理过程类知识需要具备综合思维素养,学生在分析和解读地理过程次序、分析过程特点、预测过程趋势等问题时需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
其次,地理过程类试题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载体,在对地理过程类试题进行解答时,需充分运用综合思维。
地理过程类试题在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在题量和分值上有一定比重,但学生答题得分率普遍较低。
三、学情分析
1.学习重结果,轻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面对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往往会认为地理过程不重要,而仅仅重视结果,这为后来的学习留下了隐患。
2.结构不良情境问题练习较少
学生平时练习的题目已经模式化,这些题目在大尺度上符合基础理论,但不一定符合小尺度下的真实情境。比如“尖顶山”高考题,学生需要根据材料获知“内力作用可以使得地形趋于平坦,而外力作用也可以使得地表崎岖不平”。
3.地理专业术语掌握较差
平时不注重答题语言规范,地理专业名词使用不恰当,易导致答题错误。
4.因果逻辑不畅、前后次序混乱
正是平时学习中对过程的忽视,导致学生在答题时往往难以构建出前后连贯的逻辑体系,答题时往往会遗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甚至前后顺序颠倒。
5.生搬硬套模板、不加思考变通
由于平时练习的题目过于常规,学生形成了常规问题的模板式答法,因此在面对新情境下的新问题时,不愿意多加思考,而是套用原有模板和思路。
6.乱用地理名词、关键环节缺失
一些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地理专业术语使用,在答题时乱用地理专业术语,典型的如风化和侵蚀混用等。
四、教学目标与方法
1.教学目标
通过对高中地理过程知识分类归纳,列举典型高考地理过程类试题,根据题文特征构建相应解题策略,分析案例解题整体思路,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和学生解题提供方法参考。
2.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对地理过程类问题归纳分类,根据不同题型运用相应的解题策略答题,培养学生构建解题方法体系。
2..教学难点
地理过程类问题答题思维方法构建
教学过程
1.明确概念和分类
地理过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
2.地理过程的分类
循环过程:地理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过程。
演变过程:地理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新旧交替、盛衰消长的变化过程。
波动性变化过程:是指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过程。
扩散过程:是指地理事物由某一中心或源地向四周扩散的过程。
3.探究案例
地理过程类问题解题策略1——依时对比法
适用题型:适用于材料中地理事物发展阶段交代比较清楚,或者利用图示进行了过程中片段的展示,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示信息对地理过程进行推演,从而得出整个地理过程。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示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
问题: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
解题思路:根据图示提供的三个阶段,先将图①阶段和图②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图②阶段和图③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随时间的变化图示中的河道和地貌景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本题为地质过程类问题,关键词应为地质专业术语)。
解题策略二——原理推测法
适用题型:适用于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地理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但是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量子计算性能评估基准研究报告 202412.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劳动关系协调师)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胃癌临床表现.pptx VIP
- 不不兔课件.ppt VIP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docx VIP
- 2025辽宁沈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所属企业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DB5119∕T 2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江口醇酒生产技术规范 .pdf VIP
-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pdf VIP
- 考研真题 天津外国语大学801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