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湖北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一、现代文阅读(分)
36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51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节选)
黄会林陈刚
①中国古戏剧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现代戏剧主要剧种的话剧,却发源于欧
洲,世纪初经日本传入中国。
20
②话剧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在中国诞生并不断得到发展,演活动获得越来越
广泛的群基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话剧既有现实主义的潮
流,也有浪漫主义的以及其他的艺术流派;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都不断有所
开拓,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产生了郭沫若、田汉、曹禺、夏衍、老舍等杰的
剧作家。
③中国话剧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分为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它们
既有联系又各有特色。
④中国现代话剧运动与创作一开始就表现了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为人生”
的启蒙主义思想相一致的精神特征。反对封建思想传统的束缚,反对以戏剧为
游戏生的工具,坚持戏剧创作与演同社会人生的密切联系,使现代话剧在它
的诞生期就表现生气勃勃的积极趋向。
⑤中国现代话剧的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搜博采的同时,就注意了对不同
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洪深的《赵阎王》不仅有深刻的
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深入的心理描写。田汉早期话剧明显地在浪漫主义的色
调中掺杂着唯美主义的感伤成分。丁西林吸取西方话剧中轻快幽默的喜剧手法
先后创作的《一只马蜂》和《压迫》,以结构巧妙和委婉的嘲讽见长,在初期
话剧中独树一帜。
⑥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主革命的深入和民族
抗战的勃起,进了中国话剧运动的迅速发展。更密地为民主革命和抗日斗争
服务,是这一时期的戏剧运动的重要特征。
⑦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扩大,作品质量普遍提高。剧坛上除田汉、洪深、
欧阳予倩、丁西林等,又涌现曹禺、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等著名剧
作家他们一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曹禺1934
年发表了震动剧坛的《雷雨》,翌年又创作了《日》,通过家庭的悲剧或社
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
民的痛苦与悲惨。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完成的《原野》,不仅显示了剧作家
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现了“中国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样
伟大的显著作用”的局面。这时期现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戏剧运动,成为中
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随着戏剧运动的发展,话剧创作也进生命力旺
盛时期。曹禺的《蜕变》、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老舍的《面子问题》郭
沫若的《屈原》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⑨中国当代戏剧,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戏剧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它和新的
时代、和更广大的人民群相结合,结了丰硕的成果。
⑩新的时代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生活素材和表现主题。戏剧艺术仍然持了
敏感地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特征。由于多剧作者的努力实践,自年代初到
50
60年代中期,曾现不少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好剧本如郭沫若的《蔡文姬》
《武则天》、曹禺的《明朗的天》《胆剑篇》、老舍的《龙须沟》《茶馆》
《方珍珠》田汉的《关汉卿》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成就。
自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文学艺术普遍受到摧残,数年之间只
有所谓“革命样板戏”独步舞台。话剧一度完全凋零。
1976年10月以后,话剧迅速复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在党的正确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广大剧作家焕发
极大的创作热情,话剧艺术百花齐放。崔德志的《报春花》,苏叔阳的《丹心
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等,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综观余年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戏剧——话剧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和
60
阶段都有各自的特色,但紧密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努力表达人民的
心声和愿望,从历史潮流中去摄取不同的型人物及其思想情绪,并在移植的
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做到这一外来的戏剧品种和形式日益民族化,大化,
使之成为中国人民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