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随机信号分析上机作业
姓名:王霞
学号:111040709
学院:电光学院
指导老师:顾红
一:仿真伪相位编码连续波雷达的信号处理。设码频为5MHz,伪码周期内码长为511,雷达载频为10GHz,输入噪声为高斯白噪声,视频输入信噪比为-15dB,相干
积累总时宽不大于10ms,给出回波视频表达式,脉压和FFT后的表达式;仿真给
出脉压和FFT后的输出图形;通过仿真说明各级处理的增益,与各级时宽和带宽的关系;仿真说明脉压时多卜勒敏感现象和多卜勒容限及其性能损失(脉压主旁比
与多卜勒的曲线)
回波视频表达式:
脉压后的表达式:
FFT后的表达式:
仿真:
S(t)=Ac(t-t)cos[2πf?(t-t)+2πf?t]
R(t)=E[S(t)S(t+t)]
a)脉压后的输出图形(有噪声)
脉压增益为:G1=511
与时宽带宽的关系:脉压增益=时宽带宽积
b)FFT后的输出图形(有噪声)
FFT的增益为:G2=N/2=97/2=48.5
脉压多普勒敏感现象
c)无多普勒时,脉压输出图形
d)小多普勒时,脉压输出图形
e)脉压长度为多普勒整周期时,脉压输出图形
由图可以看出:无多普勒时,脉压比为511,小多普勒的时候,脉压比小于511,脉压长度为多
普勒整周期时,脉压输出基本为0。
多普勒容限
f)脉压长度刚好为多普勒信号一个周期一半时,脉压输出图形
2.94db。脉压长度刚好为多普勒信号一个周期一半时,脉压输出损失
2.94db。
性能损失
改变多普勒频率,记录主旁瓣比,如表一所示:
表一
Fd/KHz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旁瓣比/db
80
52
39
34
29
4
24
20
17
10
5
g)主旁瓣比与多普勒频率关系
主
主旁瓣比/dB
多普勒频率/KHz
附MATLAE程序:
clc;
clear;
fm=5e6;%码频
fs=30e6;
fc=10e9;%载频
t=10e-3;%相干积累总时宽
T=1/fm*511;%周期
N=97;%积累时间不大于10ms,Nt/T=97.8474,所以N取小于97的整数
snr=-15;%信噪比
%----------------511位m序列产生---------------------%
fbconnection=[000100001];
n=length(fbconnection);
m=2^n-1;
register=[101010101];%定义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mseqmatrix(1)=register(n);
fori=2:m
newregister(1)=mod(sum(fbconnection.register),2);
forj=2:n
newregister(j)=register(j-1);
end
register=newregister;
mseqmatrix(i)=register(n);
end
m_511=2*mseqmatrix-1;
%------------------0延时,0多普率的回波--------%
hb=repmat(m_511,1,N);
hb=awgn(hb,snr,measured);
hb1=hb;
%---
pipei=fliplr(m_511);
hbb1=conv(pipei,hb1);
figure;plot(hbb1);
%-----------------
forr=1:N
脉压一%
距离门重排------------------%
forh=1:m
s_hb1(h,r)=hbb1((r-1)*m+h);
end
end
figure;mesh(1:N,1:511,s_hb1);
%%---------
forh=1:m
r_fft(h,:)=abs(fft(s_hb1(h,:)));
end
figure;
mesh(1:N,1:511,r_fft);
%fora=1:10
%fd=a*1e3;
fd=5e6/511/4;
i=1:511*N;
duopule=cos(2*pi*fd/fm*i);
hb2=hb.*duopule;
%-----------------
pipei=fliplr(m_511);
hbb2=conv(pipei,hb2);
m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