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06《秋水》(节选).pptVIP

《大学语文》课件06《秋水》(节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庄子的文风——寓言奇而多《庄子》善于用寓言说哲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庄子寓言故事密度大,往往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五、《庄子》的文风形象大于思想庄子寓言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寓言形象的客观含义往往超越作家的主观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烙上时代印记,根据当时的背景和人们的需求对庄子寓言的主题有所折中或曲解,故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本义、释义和取义。**恣肆而汪洋辟阖《庄子》散文文风恣肆。文章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内篇以题概篇,外篇和杂篇取篇首关键词为篇名,但并非后人所加。结构上分总自然,意到笔随,得心应手,汪洋辟阖,千姿百态。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六、关于庄子的评价(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金圣叹:认定为“天下奇书。”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秋水》(节选)旧本《庄子》书影清代郭庆藩《庄子集释》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一、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庄子的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剽剥儒墨,放言无忌,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终身布衣,未入仕途,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讽刺曹商“舐痔结驷”。楚威王厚币聘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自愿曳尾涂中。庄子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二、《庄子》的概况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庄学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和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庄周学派后学之手,偏重于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道家演变为宗教,庄子被追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成为道教经典,被称为《南华真经》。《庄子》最有影响的注本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实为剽窃向秀的注释成果,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和房玄龄《晋书?郭象传》均有记载。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三、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核心思想

——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将老子的道解释为精神的本体,化育万物的本根。人们修养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达到天人合一。*庄子的哲学思想

——泯灭一切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将老子辩证法的相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