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其四,丽典新声。《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综上,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描写对象,力求形似逼真,为刘宋诗坛开启了清新自然的诗风。其次,从艺术表现上,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有些佳篇做到以景为主情景交融。更多的留下“名章迥句”,给人以美的享受。再次,有些山水诗通常采取“记出游——写景物——抒玄理”的三段式结构,单一而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中间的写景部分往往最为精采,是全诗最有价值的部分。最后,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讲究丽典新声,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具有“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艺术特点。谢诗之不足
首先,玄言尾巴。这必然有损山水诗恬淡自然的意境。其次,用典过多。有时给读者以艰涩之感,失掉了诗歌所应有的谐畅之情味。第三,过分追求精致。有时难免露出斧凿之痕,往往有句无篇。第四,精英意识,内容单薄。远离现实,感情压抑而平缓。谢灵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谢灵运扭转了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人如谢惠连、谢庄、汤惠休、谢朓,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等都曾受过他的深刻影响。陶、谢比较与晋宋诗运转关一、陶谢比较之可行性
(一)时代相同、声誉相近
(二)田园、山水同中有别
(三)诗歌风格同中见异
(四)陶谢并提已成传统
二、人生思想比较
世族社会与门第观念
新生门户婉曲VS心华丽家族精英种陶渊明的用世之心与谢灵运的心灵重荷
四十无闻不足畏VS芝兰玉树生阶庭陶渊明的人生转关与谢灵运的难脱执迷贫富交战终道胜VS侵官扰民触雷区陶渊明的诗意止泊与谢灵运的悲剧谢幕
托身得所不违心VS狂妄致祸天才殒
三、陶、谢自然观比较陶渊明“新自然观”一生心寓“形影神”田园生活任自然渊明“自然”有超越谢灵运“天才自然观”倡言顿悟谢客才天才自然有断裂陶、谢自然观艺术实践比较陶谢诗歌观物模式比较“情人”与“主人”定观与游观整体之和谐与局部之精妙陶谢诗中之“理”比较体悟玄理与验证玄理诗理诗美两相得与玄理诗美分两橛陶谢诗歌艺术境界比较对“真”与“清”的追求陶诗的化境与平淡自然谢诗的写境与返于自然四、陶谢后世评价比较南北朝时期——谢高于陶隋唐时期——陶谢比肩宋金元时期——尊陶抑谢明清时期——歧见迭出的批评视角五、陶谢诗与晋宋诗运转关1、从写意到摹象(1)声色的描绘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石门新营所住》)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2)拟人的修辞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白芷竞新苔,绿苹齐初叶。(《登上戍石鼓山》)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文心雕龙·明诗》:情必极貌而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3、从浑涵到句摘《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谢灵运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转变一、玄言和山水二、题材的多样化三、艺术形式的发展一、玄言和山水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文心雕龙?明诗》如何理解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据此,山水诗形成于晋宋之际基本成为后者之共识。庄老告退所谓“庄老”既指以庄老为主的玄学思想,也指阐发玄学的玄言诗,而“告退”是与“方滋”相对应的,是一个渐进过程,是玄学的内化过程,是玄言诗的渐次消退过程,并且,“告退”只是在诗歌领域表面上的淡化,而非在士人生活或者整个社会思潮中的消亡。况且,庄老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已与儒、释等思想相融合,深入士人精神,不可能完全退出士人精神的载体——文学的圈子。自然山水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言诗和玄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玄学将儒家提倡的“名教”和老庄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这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因此在玄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在增强。山水方滋2.玄言诗常常寓山水与玄理之中,或借山水抒情,可以说玄言诗本身也就孕育着山水诗。3.晋宋之际,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