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1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1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门前八尊气势恢

宏的汉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博物馆由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组成,分为四

层,各层有各层的特色,第一层是青铜器馆,第二层是陶瓷馆,第三层是书画馆,

第四层是货币馆。

我们随着井然有序的参观队伍进入博物馆大厅,先来到青铜器馆。里面的青

铜器琳琅满目,大克鼎、牺尊、黄觥等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

10世纪末,几千年的古人就能创造出这么造型奇伟,花纹精致的青铜器,真是

太令人惊叹了!

参观完青铜器馆,我们来到了陶瓷馆。我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瓷器。一个

叫汝窑盘,它是北宋时期的茶壶,质地非常坚硬,到现在一点磨损的痕迹也没有,

完好如初。我想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

陶镂空高柄杯轻薄易碎,杯壁仅一毫米厚,因此被称作“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画着青色的龙,

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找谁比试;有的两条龙缠在一起,似乎

在打架;有的奋力往天空飞去,仿佛要去摘太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龙,我

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一晃而过,转眼就要离开博物馆了。我回头凝望身后的博物馆,深深感

受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个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

器、雕塑、书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

烂辉煌的文化感到骄傲!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

远眺上海博物馆,它是一个高约30米的巨型建筑;象征着“天圆地方”的

巨型圆顶和方体建筑如同一尊古代青铜器。

走进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十分宽敞,分别有服务台、语音导览、自动扶梯

等。登上楼梯,我们便来到了中国古代陶瓷馆。古代陶瓷馆里既有年龄时期的原

始青瓷,也有唐代的越窑;既有宋、金辽时代的彩瓷,又有元、明、清三代的景

德镇窑。最引我留意的要数“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了!这件笔筒制作于清

雍正时期,高约10厘米、口径及底均约为20厘米。器外粉彩画面分两组,正面

客厅中,李白与众兄弟围几席地而坐,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持杯

思考。神态生动,姿态各异。另一组为园内观赏图,有几个人俯伏与石案旁,聚

精会神地观赏着字画,也有的侧身仰看明月。

走出陶瓷馆,就来到了中国历代印章馆。印章馆内有许很多多的玺印。上自

西周,下迄清末,其中最为精致的就是清代的“八仙上寿、寿山神印”了。它的

印体上刻着八仙上寿图景:各位神仙手持宝物,人物栩栩如生。

我们还往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中国历代钱币

馆”……明清家具馆青砖粉墙,修竹摇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100多件精品

家俱。有线条流畅、比例匀称的明代家具;有体态凝重、装饰繁缛、厚重华丽的

清代家具。青铜器馆内陈列着布满动物纹饰的精美青铜器。我们还在钱币馆见到

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来到上海博物馆,你就会领略到推开历史文化之门的沉重和喜悦,你兴游的

将是展示五千年文明的艺术殿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3

节日的人民广场游人如织,我们一家人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罕见的“国宝”

—《淳化阁帖》。

走进艺术殿堂般的上海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气势非凡的大对联,

上面写着“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

我们上了二楼,走进了《淳化阁帖》的展厅。啊,这里的人摩肩接踵,看来,

这“国宝”确实不能不看啊!我挤到“前言”前,踮脚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

竟像大人一样地感叹不己。原来,《淳化阁帖》千百年来历经各种劫难,善本传

至今己如凤毛麟角。这次由上海博物馆不惜重金买回来的善本,十分珍贵。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幅幅墨宝让我目不暇接。虽然这些只是《淳化阁帖》的

一部分,但每卷都各具风姿,有的飘逸潇洒,有的龙飞凤舞,行草楷隶,应有尽

有,让我大饱眼福。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王羲之的专卷前。听说,他的亲笔墨迹至今

己荡然无存,极少量唐宋时代的摹本也被奉为“至宝”。我虽然看不懂他写的是

什么字,但是我仍然仔细地端详着、品味着。他的字婉约、流畅、秀丽,笔虽断

而意相连,给人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羲之真不愧为“书圣”啊!

不知不觉地,我们结束了参观。《淳化阁帖》在向我展示书法魅力的同时,

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这次参观,使我了解了《淳化阁帖》,让我更爱大的祖国,因为只有

文档评论(0)

文库垃圾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个人很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