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咯血

【概述】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多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等引起。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其他疾病亦可导致。

名医案例

L许建中医案(1则)

案一: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治疗咯血

支气管扩张肝火犯肺,痰热壅盛之咳血,以清肝泻火,清肺祛痰,凉血止血之剂收效。

个人信息:张某,男性,40岁。

初诊:2010年6月20日。

主诉:咳嗽、咯痰20余年,间断咳血1年,加重1周。

现病史:有支气管扩张病史20余年,平素痰量较多,常有咯血,1年前开始出现咯血频发,每次咯血量较多,200-300mL常因此住院治疗,近日因风邪外感,咳嗽咯血再次发作,症见:咯血或黄痰,血色鲜红,动则汗出,气促,无发热,口淡,纳食量少,大便干。

检查:舌苔黄腻,脉细滑数。

中医诊断:咳血,属肝火犯肺,痰热壅盛。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治法:清肝泻火,清肺祛痰,凉血止血。

方药:清肝泻火清肺祛痰方加减。苇茎30g,蔗饮仁30g,桃仁12g,丹参20g,冬瓜仁15g,青黛10g,海蛤壳20g,黄苓10g,生地15g,麦冬15g,地榆炭12g,大蓟10g,小蓟10g,夏枯草15g,板蓝根20g,三七粉3g(冲服),金养麦30g,7剂。

二诊:药后咯血已止,咳嗽痰量多,色黄,鼻塞黄涕,口干,胃纳差,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肝火已平,肺热仍盛,方以清热利痰方,法为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桔梗20g,生甘草10g,苇茎45g,蔗依:仁15g,桃仁12g,冬瓜仁15g,陈皮10g,半夏10g,胆南星10g,竹茹10g,枳实15g,黄苓10g,板蓝根30g,鱼腥草30g,7剂。

三诊:痰咳较利,痰量减少,守方再服7齐上

四诊:咳嗽咳痰及黄涕基本消除,再拟益气固表、健脾培本调治,病情趋向稳定。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原因较多,肺脏受损的程度各异,但均为热伤肺络,迫血妄行,故治疗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清肺祛痰方合用千金苇茎汤及黛蛤散,平肝潜阳,清金治木,清泻肝火、清肺化痰,方中生地、麦冬取增液汤之意,滋肺阴同时润肠通便,腑气得泄,火气渐平,而咯血自止,同时要重视凉血止血,血热则妄行,凉血则血止,大小蓟、地榆炭均有此意。为防止咯血复发,在血止后5天之内,仍需凉血。血止嗽平之后,气阴未复,继续以益气补肺、化痰止咳、止血化瘀药物巩固疗效,防止其复发。

(整理:王冰、张文江审阅:许建中)

.余瀛鳌医案(1则)

案一:养阴清肺、和络止血治疗咯血

支气管扩张风热伤肺、气阴两虚之咯血,以益肺养阴、清络祛瘀收效。

个人信息:胡某,女,54岁。

初诊:1957年9月17日。

现病史:患者20余年前曾患支气管炎,2年前加重,痰嗽,胸闷,间有小量咯血。3天前有少量吐血、咯血,今晨吐血、咯血约有半小碗(近100ml),胸痞,微咳,心烦,面色青黄不泽。苔薄白、根微黄,舌绛尖红;脉偏虚数,右寸尤虚。

检查:胸部X线平片发现两肺下侧肺纹理增粗、紊乱,左肺下部可见小透明区。

中医诊断:咯血,属上焦风热灼伤肺络,气阴两虚。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治法:益肺养阴,清络祛瘀为法。

方药:鸡苏散加减。鸡苏、北沙参、阿胶(洋化)、大蓟、生地各15g,生黄芭、茜草、生甘草、麦冬、黄苓各9g,当归6g,伏龙肝12g。4剂。

二诊(1957年9月21日):进上方后,诸证渐缓。服药第3日,曾又有少量咯血,咯出紫褐色血块数块,嗣后未见咯血再作。按上方去茜草加天冬9g,黄苓改为6g。又服11剂,咯血未作。

按:鸡苏散出自陈自明《妇人良方》,治妇人吐血,心烦昏闷。此方既取法于先贤的理论经验,而又能在医疗实践中独立思考,有所变创。宋代治疗吐血,世人或有宗北宋名医初虞世治法者。但初氏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藕汁等药,陈氏指出:“不可狎泥此说,如阳乘于阴,血得热则流散,经水沸溢,宜服凉药以解之。大黄、犀角、生地黄、生艾、藕汁岂能无效?如阴乘于阳,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服温药以暖之。干姜、肉桂岂能无功!学者更宜思之。”(《妇人良方》卷七)从他所拟订“鸡苏散”方的配伍、遣药,可以看出他立方的深意。方以鸡苏为君,在古方治血证中不多见。按鸡苏即《本经》之水苏,又有香苏、野紫苏、龙脑薄荷等名,功用略同紫苏,然较温于紫苏,其性主降,具有疏风理气,止血消炎的作用。《名医别录》用治吐血、蚓血等证,陈氏治“吐血”亦用作首选药,其余诸药益气养阴、凉血止血、养血和络,配伍均较精契,故药到病除。

(整理:李鸿涛审阅:余瀛鳌)

.张贻芳医案(1则)

案一:清肝凉血止血、益气健脾化痰治疗咯血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热伤肺络、脾气亏虚之咯血,以清肝凉血止血、益气健脾化痰收效。个人信息:李某,女,61岁。

初诊:2013

文档评论(0)

159****3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