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1

一、调查的缘由和目的:

现代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这样更加凸显了传统手工

艺品的珍贵。为了加深大家对竹编艺术的了解,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家

乡宁波的传统文化--竹编。竹编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历史悠久。

二、调查的地点:

宁波市鄞州区非遗馆

三、调查的方式:

通过视频采集和与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沟通

四、调查的内容:

宁波竹编艺术

五、调查的结果:

宁波是竹编的“家乡”。宁波地区盛产毛竹,所以布满才智的

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丰富的资源编织成一个个竹制品。宁波竹编富含了

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分散了丰富的宁波文化。

宁波的竹编历史久远,明清二代的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篮

和食篮都是竹编的。鄞县、奉化、余姚山区有几十家乡村办竹编厂的

竹编工人,能奇妙地利用篾丝和篾片,编制各种神形酷肖、情趣盎然

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

猫头鹰盒等,既有用又可欣赏,成为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

第1页

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

匀刀,到达厚薄匀称,粗细全都,观者无不赞美其难。竹编工艺品分

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

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超群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

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

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

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改变多样。

需要配以其它颜色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相互插扭,形成各种

颜色对比剧烈、艳丽明快的花纹。

六、调查的心得体会:

此次调查是我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回了趟家,去了西江古村进行

实地拍摄的。这一趟收获不少。

其实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我们家乡的工艺竹编已经被列入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对此我甚至不曾了解。这次的拍摄也让我明

白了,虽然身为宁波人,但其实我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了解并不透

彻,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多地去关注家乡的传统,家乡的

文化。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我们与叶良康师傅进行了沟通。

〔叶良康是宁波市目前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竹编传承

人,其工艺竹编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17岁

开头学做竹编,到如今47年了。”老人对竹编的坚持、执着和喜爱

感染了很多人。〕由于同姓的原因,我偶然间得知了我的祖辈与叶老

第2页

师傅还是同村人,这多么奇异的缘分呐!我不禁为我姓“叶”而感到

傲慢、骄傲。叶老师傅一脸笑意地告知我们:他做了47年的老手艺

最终有了接班人。塘溪镇上城学校校长童士峰知道竹编工艺面临传承

的.逆境后,以东山村的名义申报鄞州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

地,并将基地设在上城学校。同时,该校出资5万多元建立了工艺竹

编陈设室和制作室,并成立了以美术专职老师朱双阳为组长的竹编传

承小组。从2023年9月开头,叶师傅每个星期都会花半天时间走进

上城学校,手把手地教10名“徒弟”做竹编。从叶师傅的这件事中

我反思到:不仅仅是竹编,宁波还有多少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失传

的危机,那么更何况是中国呢?所以作为当代高校生的我们,爱护传

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2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风俗系统地形成文

字,将其呈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

失敲响警钟。

时间:

xx年1月26日

地点:

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

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第3页

调查范围:

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