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先秦“礼乐教化”演变与人文精神觉醒
“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制度的基本理念,体现于传统文化的各主要部分。“礼乐教化”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原始宗教文化,至西周初期发展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了“礼乐教化”,实现了其本质意蕴的升华。先秦“礼乐教化”的演变,在深层意义上映照出人文精神的觉醒与发展,奠定了传统人文精神的主基调,对此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先秦“礼乐教化”的演变。礼乐的起源可以通过古文献对“先王之乐”的记载来考察。如《周易豫象》云:“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又如《淮南子诠言训》云:“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这些记载混杂传说与历史,也掺杂了后人的推断与理想,尽管不能完全被当作“信史”,但上古时期有着长久延续的礼乐文化,已成为普遍共识。上古时期,作为艺术的“乐”与作为宗教仪式的“礼”一体不分,主要表现为“舞”,用于“事神”。
到了夏商时期,早期奴隶制社会确立,社会政治规范意识逐渐觉醒,乐舞中的“礼节”等地位上升,“礼”“乐”初步分化。这一时期,“夏人尚鬼”“殷人尊神”,礼乐的主要功能依然是宗教祭祀,还没有自觉用礼乐来施行政治、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教育。
到了西周,“周人尊礼尚施:从殷商“尊神”到西周“尊礼”,标志着礼乐文化的历史性演变。以往“礼”“乐”不分的状态彻底改变,“礼”作为行为规范的意识觉醒,宗教意义淡化,取代“乐”成为礼乐文化的代表。不仅如此,“礼”还与道德观念发生了密切联系,《诗经大雅?民劳》云:“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除了“礼”的观念变化,西周礼乐文化最重要的发展是周公“制礼作乐”,使礼乐上升为国家治理手段和政治文化制度,充分表现出礼乐人文化、政治化、伦理化的发展趋向。周公“制礼作乐”,即周公领导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建构。通过对殷商以宗教为中心的礼仪进行规范化、体系化,使之与血缘宗法等级制结合,形成一整套政治化、伦理化的礼乐制度。这套制度由差序化的礼节、礼器及乐舞歌诗等构成,通过朝觐、盟会、军旅、祭祀、丧葬、宾客、学校、婚配等具体礼仪,把国家事务、社会生活等规范以“礼”的形式表现,用“礼”治理国家。
至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私有经济发展,原有的血缘宗法等级制度和统治体制动摇,礼乐制度也在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中不断受到冲击。春秋时期成为礼乐文化从最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礼坏乐崩”趋于激化,诸子百家纷纷对此提出自己的思考,如道家、墨家、法家主张废礼,儒家则试图“复礼”,为“礼乐教化”赋予君子人格塑造与化成天下的理想追求。
西周“礼乐教化”的人文化表征。周灭殷商后,充分重视夏、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尚书?周书?召诰》记载周公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二有新儒学代表人物认为,周人对商周鼎革的冷静认知反映了统治阶层的精神自觉,周人以“敬德”等观念来指导自身行为,对自身行为负责,这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出现。人文精神的自觉,本质上是人的道德理性精神的自觉。在此推动下,周人把对宗教天命观念的理性化认知与政治生活、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并通过体系性、规范化的礼仪表现出来,使“礼乐教化”走向人文化。
在社会层面,礼乐的宗教功能弱化,政治、道德功能凸显。鉴于夏、商兴亡,周人对天命产生怀疑。在周人看来,决定天命转移、王朝兴衰的关键是“德”,必须“以德配天”。同时,“敬德”与天命的联系是民意,天命显现于“民情”,“民情”成为天命的依据。只要“敬德”就能保天命,而不必求助于宗教祭祀。于是,礼乐从“敬神事”转向“重人事”,宗教礼仪地位下降,人伦礼仪发达起来。周人对宗教的虔诚逐渐转向自身行为,落实到具体礼仪。通过以“礼”治国来践行“敬德”“保民”等政治文化思想。
在个体层面,有意识地通过“礼乐教化”对融道德与情感为一体的人格修养产生作用。“礼乐教化”的目的是从人的自主性出发,自觉强调人伦教化功能。据《周礼》记载,西周把“礼乐教化”作为治国之策,由专门职官负责实施。西周设乡学和国学,乡学主要是社会性的礼乐教化,国学主要培养贵族子弟的礼乐修养。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教育以“六艺”为主,大学教育以“乐德”“乐语”“乐舞”为主,小学和大学都注重通过“道艺”来培养“德行”。在此,“礼教”“乐教”“诗教”初步分化,礼乐教化的情感教育特征被触及,成为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格修养的先声。
先秦儒家“礼乐教化”及其人文精神内涵。先秦儒家继承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教化”,提出乐教与人格修养、“乐”与政治伦理关系、礼乐与人性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并进行了深入阐发。《礼记乐记》系统总结了这些思想,标志着儒家“礼乐教化”在理论上达到成熟。尽管孔、孟、荀等儒家代表人物的礼乐教化观念不尽相同,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却一脉相承。随着西汉“罢黜百家”,儒家思想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docx
-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docx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docx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docx
- 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范文二十篇.docx
- 县委书记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ocx
-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docx
- 学习北京冬奥精神心得感悟体会.docx
- 学习北京冬奥精神心得体会.docx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最近下载
- 活力餐饮演唱会活动执行方案.pdf VIP
- 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 VIP
-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课件.ppt VIP
- EN 12983-1-2023 用于炉具、炊具、加热铁架上的家用厨具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pdf
-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 VIP
- IGxA说明书.pdf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修订).pptx VIP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修订介绍(外部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