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BSA战略解码:
把麦肯锡业务战略解析过程
搬上“三板斧”课堂
TCC2024年度
BSA战略解码白皮书
前言:关于战略,目标达成之痛
一些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常识
说起战略,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绝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会给自己企业定一个战略目标。这个目标一般都会描述为:“开一家百年老店”,“走向全球领袖”,或至少定位为“中国或者区域领军企业”。很多企业还会把这个目标写下来,张贴在公司的最显眼处,以激励自己和公司的全体员工。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全球TOP500,在他们明晰定义其战略目标后,最终真正能够达成的这个目标的,也不足10%。
5
管理层因素
85%的管理层花在讨论战略目标上的时间少于每月1小时
90%的公司
不能有效进行战略管理
人的因素
只有25%的经理人将企
业目标与部门目标连接
资源的因素
60%的组织不能将预算与战
略有机结合起来
图示:来自美国《财富杂志》的调研数据
“只有不到10%的有效建立起来的战略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这是来自《财富杂志》针对全球最领先的1000家企业进行了长达一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调研,得出的统计结果。
%
沟通的因素
只有5%的员工理解企业战略目标
90%
7香巷第-胜王力
25%
85%
60%
也就是说,即便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90%的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达成目标。
也就是说,企业能够成功管理战略、达成预定目标的,是例外;而失败,则是大多数企业的常态。
而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其真实的状态,往往是:
创业,九死一生;
经营,战战兢兢;
管理,蜕变升级;
成功,皆为个案;
而失败,则是常态!
特别是在今天科技极速发展、黑天鹅频频飞出的VUCA时代,旧有的知识和经验成为束缚的“末日时代”,如何跨越企业成长之痛的魔咒,稳健前行,把握成功?对企业经营者来说,这是一支悬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如果大家读过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大败局》,就能了解到中国企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起起落落的成败故事:
远处有秦池酒厂、爱多、三株口服液、科龙、健力宝……
(图示:“大败局”之秦池、三株、健力宝)
近期有ofo、乐视、顺丰的嗨客、万达的电商、康美药业、恒大地产……
(图示:新“大败局”之ofo、嘿客、恒大)
各种新老企业经营的“大败局”不胜枚举。
7香巷第-胜王力
战略,本是来自于军事战争中的名词,直译为“打仗的策略”,“战斗的方法“。
早在3000前的《孙子兵法》就有大量的论述,迄今也会被很多专家用于指导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如,“知天知地”,说的就是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了解企业的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
·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被很多战略专家解读为最好的战
略,是不进入竞争,寻找蓝海……
战略是梦想
战略是方向战略是路径
(图示:企业真实状态:梦想很远大、方向随时变、路径一团乱)
我举一个真实的案例:国内某领先的网约车平台企业。
2018年,这家独角兽企业已经在跟快的、Uber的火拼中胜出,成为网约车市场的绝
对垄断者。这时候乘客在其平台打车的成本已经跟出租车相差无异,甚至,在上下班高峰和雨雪天气,这家平台通过加价等手段,可以获取更多的运营收益。
按说,这家独角兽企业应该可以实现盈利了,可2018年度公司的财报是亏损149.79
亿。这个数据可能大家没有概念,对比一下就清晰多了,当年跟快的血拼补贴时,公司在2017年也就仅仅亏了26亿……现在,客单价增加了数倍,亏损反而逆向增加了数倍以上,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猜猜”。
在我看来,当年的“顺风车安全”事件完全是“背锅侠”。
比较真实的状况也许是,这家独角兽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在投资市场估值压力之下,
盲目进入很多投资领域:既没有想清楚策略机会,更没有有效的策略行动计划,组织管理也一塌糊涂……导致落入亏损的深渊。
我总结了一下中国企业在战略管理上最常遇到的三种困难:
--遇到环境的变化时,很多企业难以实现转型突破,就像“温水中的青蛙”;
--处于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少企业看不到行业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握发展中的
本质,成为“风口上的猪”;
--更多的企业内部依靠的是“能人驱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决策团队,
团队成为“唯唯诺诺的羊”。
很多企业的真实状态往往是:“梦想很远大、方向随时变、路径一团乱”。很
多时候,企业进入某一领域,往往来自老板拍脑袋的一句话,包括一些看起来成功的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