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五下语文《清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贫》是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略读课文,作者方志敏。“清贫”语出唐姚崇之《五诫篇》“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意指清白、贫穷,廉洁奉公。课文以第一人称记述了方志敏被俘时遭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后,坦荡地表白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美德,指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是革命者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课文叙议结合,首段提出主旨“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然后举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家中财产少得不能再少两个事例,进一步验证观点,最后以议论作结,阐明“清贫”的伟大意义。全文结构严谨,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文中蕴含的克己奉公、清贫洁白等精神,尤其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又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和同学交流你对‘清贫’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能借助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3、默读课文,能结合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体会方志敏的内心,感受人物品质。
4、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感受革命先烈崇高无私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能结合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体会方志敏的内心,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入题:整体回顾,凸显单元之“重”
1.谈话导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悟着革命先辈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古诗三首》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在《军神》一课的学习中,我们见识了川东支队刘伯承将军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我们体会了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故事。
2.交流分享。学生自主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方志敏的资料。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选自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先生的著作《可爱的中国》。(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入文:由词及段,梳理内容之“脉”
1.理解课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清贫”这个词语的初步理解,出示资料(“清贫”一词出自《五诫篇》:“与其浊富,宁比清贫。”),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来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习导语。作者围绕着“清贫”这个关键词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别的故事。课文标题下有这样一句导读语,请大家齐读(“默读课文,说说你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再和同学交流你对‘清贫’的理解。”)。
3.明确目标。“体会品质”与“交流看法”。学生自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词语检测。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筹集俘虏金镯威吓企望彼此
深山坞汗褂裤衣角裤裆矜持不苟
(重点正音:“筹”“镯”是翘舌音;“吓”是多音字;“坞”是第四声;“衤”字旁的字可归类识记)
5.思考问题。通过出示的词语,我们可以找到与方志敏所说的“清贫”相关的一些细节,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围绕“清贫”,课文写了几件事?(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三部分来理解:课文开头这一部分写出了作者的观点,课文中间这一部分通过写“搜身无获”和“家贫如洗”这两个事例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课文最后这一部分简短有力地强调了“清贫”的意义)
6.自由讲述。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三、入情:聚焦对话,品读人物之“异”
1.回答问题。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对“清贫”的看法,先为我们讲述了“一桩趣事”,这桩“趣事”指的是什么?
2.完成表格。作者通常都会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展示精彩的故事情节。请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或短语,自主完成下面的表格。3.交流互动。你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中体会到人物怎样的特点?
图片?
方志敏:神态描写——“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语言描写——“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临危不惧、信念坚定)
国方兵士:动作描写——“搜、摸、捏、抢”等;神态描写——从“满肚子热望”到“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再到“企望”最后“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望了几遍”的过程;语言描写:“绝对不会没有钱的??”(贪婪狡猾、以权谋私)
4.合作读文。师生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合作读课文中方志敏与国方兵士的对话。教师读旁白,一、二组学生读方志敏的话,三、四组学生读国方兵士的话。(体现不同人物的语言时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5.扮演角色。
学生分角色演方志敏与国方兵士对话的这个片段,在关注方志敏与国方兵士的动作和神态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扮演者进行评价:是否将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