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件.pptxVIP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獻檢索與利用“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是根據教育部檔的精神開設的一門資訊教育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學習掌握利用檢索工具和從大量的文獻資訊資源中獲取所需知識情報的方法.其基本任務是使學生瞭解文獻檢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各種檢索工具與電腦檢索系統利用的一般方法、技術。課程介紹:課程類型:考查課(公共選修課)教學對象:4年制本科生學時:16學時教學目的:《文獻檢索與利用》旨在通過講課和上機實習,幫助學生掌握資訊檢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培養大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在正確的地方使用正確的工具和正確的方法查找正確的內容尋找資源工具課目的利用資源其他課程的聯繫:本課程作為一門科學的方法課,與其他課程聯繫密切。作為工具性課程,能使學生瞭解和掌握專業課程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提高自學能力,增強所學課程的學習深度與廣度;幫助學生在畢業設計及撰寫畢業論文時獲取相關文獻,提高科研能力及畢業設計和專業論文的水準。考核辦法:考核辦法有:實習報告、課堂提問和期末考查。實習報告、課堂提問為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教學內容:課程內容總學時數講授實習(習題)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22第二章書目資料庫及參考工具書422第三章文摘型資料庫422第四章全文資料庫422第五章Internet資訊資源及其檢索22課時總學時數16106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資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人不用,今天它已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辭彙之一資訊、物質和能源已成為現代社會資源,是人類社會的三大財富(三大支柱),在資訊社會中,資訊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神奇的“激化”、“誘發”和“倍增”作用。在日本被稱為“第三資源”,在西方國家被稱為“第二資源”。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句名言:“誰掌握資訊,誰就掌握世界”。也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你怎樣搜集、管理和使用資訊,將決定你的輸贏”。社會淨產值=各部門投入總合+資訊流量這個公式指明資訊及其流通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恰如一個“倍增器”,在社會投入總合不變的情況下,加大資訊流量可以使產值翻幾番或更多。第一節資訊、文獻概述(一)資訊的概念:“資訊”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概念,我國古代資訊一詞主要出現在詩詞歌賦中,南宋李中在《碧雲集?暮春懷故人》一詩中寫道:“夢斷美人沉資訊,目穿長路倚樓臺”。1979年版的《辭海》的解釋也不外是“資訊即消息”。資訊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術語始於通信科學之中,20世紀20年代,根據通信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需要,L?哈特萊於1928年發表了具有經典意義的論文—“資訊傳輸”(TransmissonofInformation)首次提出了資訊定義,並對資訊進行定量研究。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的申農(C.E.Shannon)在1948年創立《資訊理論》,《資訊理論》著眼於對資訊的認識、描述。申農認為:“資訊就是用於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知識)”。哈佛大學資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A·歐廷格(Oettinger)說:“沒有物質,任何東西都不存在;沒有能量,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沒有資訊,任何東西都沒有意義。”哲學家認為:資訊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依據,數學家認為:資訊是一種概率,物理学家认为:信息是熵,通信学认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今天我們所講的資訊已經成為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基本概念,資訊概念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還有巨大的哲學意義。可以說,資訊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客觀事物,是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或物質的一種屬性,資訊是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變化和特徵的反映,是客觀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繫的表現。它以物質的屬性或運動狀態為內容,並且總是借助於一定的物質載體傳輸或貯存。資訊的結構Data-資訊的原材料Information-由人提供的有組織的數據Knowledge-對資訊的理解與認識Wisdom-精煉的知識資訊的迴圈和增值(二)資訊的類型1.按照資訊的性質(主體的認識層次)劃分(1)語法資訊:由於主體具有觀察力,能夠感知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獲得的資訊。(2)語義資訊:由於主體有理解力,能夠領悟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邏輯含義,由此獲得的資訊。(3)語用資訊:由於主體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能夠判斷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效用,由此獲得的資訊。?2.資訊按照描述的對象來劃分,可分為自然資訊、生物資訊、機器資訊和社會資訊。3.資訊按照所依附的載體劃分,可分為文獻資訊、口頭資訊和電子資訊等。(三)資訊的特徵1.價值性2.可傳遞性3.可存貯性4.可加工性5.時效性6.共用性7.污染性二、知識(一)知識的概念(二)知識的分類1.按OECD劃分;知識分為四大類(4W)。即:事實知識(KnowWha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