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绣鞋、鞋垫的制作工艺流程与变迁.docVIP

土家绣鞋、鞋垫的制作工艺流程与变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绣鞋、鞋垫的制作工艺流程与变迁

通过对土家制鞋企业的田野调查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个人访谈,发现湖北恩施土家绣鞋垫、绣鞋的制作工艺与齐鲁等地不同:土家绣鞋的制作选用了本地的特产,其绣艺和图案设计具有浓郁的土家和地域文化特征。当前,土家绣鞋、绣鞋垫的工艺流程由全手工、土家文化呈现、个性化生产主导向半手工、他文化融入、标准化生产过渡。这些变迁使得土家绣鞋、绣鞋垫在迎合大众消费过程中面临非遗传承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土家文化繁荣的机遇。

土家族;绣鞋;绣鞋垫;工艺流程;工艺变迁

对绣的研究文献较多,涉及蜀绣、鲁绣、湘绣、羌绣、马尾绣、盘绣、汉秀、汴绣、珠绣、秦绣等。但对专门研究绣鞋、绣鞋垫的文献不多,笔者以“绣鞋”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模糊查询,至今也只有19篇期刊研究论文。文献主要就鲁绣鞋垫制作工艺与传承、蜀绣绣鞋形制、彝家绣鞋与白族绣鞋文化与艺术欣赏、山西民间绣花鞋垫图案造型与审美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目前少见对绣鞋垫、绣花鞋的制作流程及其特点、变迁进行详尽介绍。

2011年土苗绣鞋垫入选了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研究土家绣鞋垫和绣花鞋的制作工艺,是非遗保护的题中之义。2013年6月、2015年2月,湖北省民委“非遗后时代土家族手工艺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组,先后到湖北咸丰县、宣恩县,对土苗绣鞋垫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永丰、陈梅生、周银菊及其开办的公司(咸丰县土司皇宫刺绣有限公司、宣恩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进行了田野调查和个人访谈。在2年半的时间里,课题组前后对2家公司、3个省级非遗传承人开展的2次田野调查和5次深度访谈,掌握了土家绣鞋垫和绣花鞋较为详尽的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梳理了土家绣鞋垫和绣花鞋的制作流程,并就土家绣鞋垫和绣花鞋的工艺变迁进行一些思考。

一、现代土家绣花鞋、鞋垫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现土家绣花鞋制作流程所需材料与工具

以咸丰生产鞋垫和鞋子工艺为例,所用材料和工具如下:

所用材料:1.剪样材料:山棕片。2.黏合剂材料:蘑芋粉。3.线类:麻绳、丝线。4.鞋垫、鞋底面材料:纯棉白布、各种颜色面料、破旧衣服。

所用工具:1.裁剪工具:大裁剪、剪刀、绣花剪。2.穿孔工具:7号大针、4号小针、铁顶针、皮顶针;锥子。3.缝纫工具:脚踏缝纫机、16-20号缝纫针。4.操作平台及晾晒工具:打布壳用木架;打棕壳用门板。5.烘干器具:烘干机。6.图文设计工具:电脑(资料来源:根据咸丰县文体局的《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资料》整理而得,资料由咸丰县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梅生提供)。

(二)土家绣花鞋垫和绣花鞋的工艺流程

咸丰生产鞋垫和鞋子的工艺流程经过了九个步骤。

第一步,熬浆糊:先将清水加入铁锅中,用柴火将水烧热,加入磨芋粉慢慢熬,一边熬一边不停搅拌,最后熬成浆糊备用。

第二步,打棕壳:两张洗净的山棕片经过晾干后,用浆糊粘贴在一起,贴在门板上晾干,晾干后撕下来用重物压平备用。

第三步,打布壳:将棉布一层订在木架上,用浆糊将两层、三层棉布粘合在一起,打成两层、三层布壳晒干后备用。

第四步,做鞋底:首先用布壳下底样,用下好的鞋底样做本样下棕壳,将鞋底本样与棕壳用缝纫机缝合在一起。接着用剪刀比作本样剪去多余的棕壳,将白布条口将缝合在一起的棕板用浆糊圆边。然后,用粘合的三层布壳剪本样,在本样上填上多层白色棉布,晾干后修去多余的边,再用白色棉布蒙底,晾干后与圆好的棕板用浆糊粘合在一起,成为一双鞋底。最后是纳鞋底,即将晾干后的鞋底用锥子扎穿,再用穿上麻绳的7号大针将正、反面拉紧,不断用锥子打孔,不断用大针将麻绳穿梭,直到整个鞋底密密麻麻纳完为止。

第五步,绣鞋垫:在三层布壳上面用浆糊粘上一层纯棉白布,晾干后,用鞋垫本样剪成鞋垫,再用丝线在鞋垫上绣出各种图案备用。

第六步,做鞋面:首先用鞋面本样下布壳,在布壳本样上用浆糊粘上各种布料晾干,成为鞋面;接着在鞋面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最后,将绣好图案的鞋面用手工滚边,用脚踏缝纫机将滚边压实。将棉布、用手工缝鞋里。

第七步,修鞋垫:将绣花鞋垫修剪成与鞋底大、小一致、相吻合。成型,用脚踏缝纫机将鞋面与鞋垫缝合在一起。

第八步,上鞋:将成型好的鞋子用麻绳,手工一针一针缝合。

第九步,定型、消毒:用楦头将鞋子上好后,烘烤定型,再消毒。

(三)土家绣花鞋、鞋垫的制作工艺特色

由上可见,土家是用当地特产魔芋制成的魔芋粉做黏合剂,特制的山棕片和棉布打底。土家在制作绣花鞋、鞋垫时,先用山棕片和新的纯棉布(传统用旧布)打底,魔芋制成的粘合剂把布和山棕片上面用粘上一层纯棉白布,晾干后,用鞋底、鞋垫本样剪成鞋垫,选好图案样式,先用笔描绘上去。现代一般是由公司设计好相关图案,发给分散农户按图案加工,绣娘们用精美的五彩丝线千针万线刺绣而成。此棉线是用本地产的一种植物麻经过几个月种植、采收、剥皮、药水浸泡形成麻丝、晾干、搓成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