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 .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

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

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学好初中语文文言文

1、文言文与白话文,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初中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①把握文

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②理解、翻译文言语句;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

技巧;④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80篇文言诗词。

2、学习文言文时,是由“解词——串意——顺意”三步完成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圈点勾画理解词义,翻译语句;(2)理解字词时用归纳法和比较法,

即将一课中或每课中的某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或虚词的不同用法加以归纳、

比较,以增加记忆。

中考语文怎么复习

第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建成一座稳固、高大、雄伟的

大厦。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汉语知识,并对汉语知识能理解和运用。如汉语知识中,对生字

词的形、音、义的理解,对语法知识(包括词的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短语、句子等)的理解和

运用,对句子修辞的理解,对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的识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与培养、提高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精细、

准确,解答有若干个模糊选择项影响的选择题时,往往难以一锤定音;有的同学对此知识与彼知

识的纵横联系缺乏了解,解答阅读分析题时,往往不会纵横考虑,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这就

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习题、作业、试卷了,认真的地分析试卷,从中

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对六册书的生字,词语、语法,修辞

进行归类。注意建立起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运行有效的网络。以点联

线,以线结网。突破课文局限,既纵向延伸又横向比较,拓展立体思维,让自己学活。当然语

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课文的复习,对一些典型段落应该有着深入的理解。

第二正,确对待自己手头的复习资料。

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我们先要尊重老师的意见,选择一种比较合适我们的复习资料。

原则上来说,要以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或者考试说明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能有条理地编写

出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知识等内容的复习资料,而不是简单的作题

目,特别是不能盲目的作选择题,让abcd的选择代替自己的语言的复习,必须善于从复习资料

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喻和借代—相似性、相关性是区分二者的重

要尺度;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掌握的知识规律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应

试能力也就越强。

第三,把握好复习的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