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实录
该课获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一、基于学生问题导入
师:刚才我在听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把“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即”读成了“既”。平时可能也有同学“即”“既”不分。其实这两个字很好区分。
(板书“即”“既”两字的甲骨文。)
这是两个非常有趣的会意字。大家能够根据字形判断哪个是“即”吗?
生:我认为是上边那个。
师:理由呢?
生:感觉上边那个的右半边像“即”的单耳刀。
师:你判断得很对。这两个字的左边是一个盛有食物的器皿,“即”是一个人跪坐靠近面对盛有食物的器皿,表示还未开始;所以,“即”的意思是即将,靠近,就;而“既”是一个人背对盛有食物的器皿,表示已经完成;所以“既”的意思是已经,……之后。大家判断一下,“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即”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即将”。
生:我也认为是“即将”,因为八月应该不会下雪。
师:我们无锡什么时候下雪?
生:是十二月份吧。
师:对。我们山东也是寒冬腊月才下雪。但是边塞天气很奇怪,农历八月就飞雪。大家记下来,这里的“即”是“就”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用到。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诗歌,字词层面还有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狐裘不暖锦衾薄”的“薄”读“báo”还是“bó”?我拿不准。
师:这是一个多音字。你倾向于读什么?
生:我认为可能是“bó”。
师: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我知道“单薄”“薄弱”都是读“bó”。
师:你的感觉很正确。“薄”一般在书面语中读“bó”;口语中读“báo”,与“厚”相对。
师:一位姓顾的同学递给我一张纸条。我们请这位顾同学自己读一下。
生:“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注意要先弄懂“掣”的意思。
生:“掣”是“拉、扯”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的字典。
师:你看,这位同学知道查字典解决问题,请教不说话的老师。我看后面这位同学忍不住笑了,你说说你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生:因为这个“掣”课下注释有。
师:你认为她舍近求远了,你会借助资料。很好。这一会儿工夫,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一是借助课下注释,没有注释的时候可以查字典,或者联系学过的知识、生活中的经验。那“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什么意思。现在,请提问的同学自己说说。
生:风拉扯红旗可是红旗不动。
师:为什么不动?
生:因为天太冷了,冻住了。
师:你看,解决了关键词,我们就进入了诗句的内部。谁还有问题?
(没有学生举手。)
师:既然同学们没有问题,那老师就开始发问了,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了胡天的风雪、营帐内的飞雪、瀚海冰云、中军送别、辕门送别和轮台东门送别。
师:他一下子把所有内容都概括出来了。认真倾听的同学,能不能用更简洁的语言再来概括一下。
生:这首诗写的是边塞雪后壮丽的景色和送别的场景。
师:提示你一下。可以把送别双方、地点串起来,比如谁在哪里送别谁。
生:诗人在塞外送别武判官回长安。
师:你的历史学得很好,你还点出了“京”就是唐朝的都城长安。这首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就围绕着“雪”和“送”展开。除此之外,大家看一下题目,“白雪歌”的“歌”说明这是什么体裁?
(学生不会,无人回答。)
师: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和大家第一节课(笔者是下午第二节,与第一节共用一个班的学生)学的《行路难》一样。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屏显。)
歌行,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多采用五言、七言、杂言,格律比较自由。
岑参第二次赴边近一年,边塞暂时安定,朋友或入朝奏事,或解甲归田,纷纷离开边塞。本诗即写于此时。
二、读诗歌韵味
师:我请两名同学朗读全诗。请你读前10句,请你读后8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两名学生朗读全诗。)
师:你们的音质非常好听,就是有一点小错误。谁听出来了。
生:“风掣红旗冻不翻”的“掣”,应该读“chè”。
生:第三行的“狐裘不暖锦衾薄”,应该是“狐(hú)裘”。
师:狐裘是狐狸的皮毛做成的大衣,你见过没有?
生:见过。
师:什么感觉?
生:很厚实。
师:很柔软温暖的感觉。还有一个“锦衾”,注意读“jǐnqīn”。我们要想读好一首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轻重缓急。具体说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重读每一句诗意义最重要的部分。动词密集处,如“卷地”,读得重一些,急一些;优美处,如“梨花开”,读得轻一点,缓一点。韵脚读得绵长一点,可以拖一拖音。
(屏显。)
根据自己的理解,重读每一句诗意义最重要的部分。动词密集处,如“卷地”,读得重一些,急一些;优美处,如“梨花开”,读得轻一点,缓一点。
师:请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全诗,大家倾听感受。
(教师配乐朗读。听课老师和学生鼓掌。)
师:刚刚读过的两位同学,谁想再试着读两句?请你试一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