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省赛获奖.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宋明理学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回顾儒学发展的历程春秋战国秦朝汉朝产生蔚然大宗受到压制成为正统丁云鹏《三教图》龙门石窟佛像“三教合一”:儒教、道教、佛教“古代中国总是有这样的习惯,他们认为中国不仅在空间位置上是‘天下’的中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文明意义上是‘天下’的中心。”——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赵匡胤“黄袍加身”二、程朱理学1.北宋五子——创立理学程颐(1033—1107)程颢(1032—108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二、程朱理学1.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130—1200)朱熹,宋代理学家。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祖籍婺源,生于尤溪,曾先后寓居建州崇安和建阳。曾一再辞官,专心著书讲学。朱熹早年除研习儒家经典外,佛教禅学、道经、文学、兵法等也无所不学。(1)宇宙观(自然观)理—规律、意识气—物质“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朱熹《朱子文集》(1)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2)社会政治观“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不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2)社会政治观:强调“三纲五常”;“正君心”(3)个人修养“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则行一不义,杀一不辜,有所不为。”——朱熹《近思录·为学》(3)“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朱熹《近思录·致知》(4)朱熹:《四书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八股时文《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礼记》鹅湖之会“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变是宇宙”朱熹,谥朱文公陆九渊,号象山,世称存斋先生2.陆王心学——理学的发展王守仁(1472—1528),世称阳明先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即性,性即理。——王阳明《传习录》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王阳明《传习录》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王阳明《传习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理学”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心学”“贞节牌坊”唐代公主再嫁的有23人,有的甚至结婚三次,在社会生活中男女交往也比较自由。因此,后世的道学先生才骂这个时代是“脏唐烂汉”。

宋朝中期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在统治者支持和倡导下,程朱理学兴起,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指导下,极力提倡女子守节,寡妇不能再嫁。“美丽”的三寸金莲“男女之大防”“二十四孝”—郭巨埋儿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鲁迅《旧事重提》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三、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1.积极:①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有重要作用;②“理学”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先秦之儒董仲舒之儒宋明理学思想来源内容与统治者关系地位仁、礼、仁政儒学、阴阳、黄老、法家批判暴政、建立理想化社会秩序承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思想不受重视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脉络和沿革:汉代儒学:神化了君权,强调礼的核心是尊君。儒学为核心,揉和佛教、道教把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元以后成为正统儒学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互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