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吧,那么对于这句话的作者老子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老子》只有五千余字,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处处体现着老子的思想和主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子四章》,看看老子都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导入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作品3精读课文,整体感知5学习目标2诵读课文,初探文意4布置作业6目录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虛词。2.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作品“中国哲学之父”——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东)人,有人又称他老聃。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王朝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相传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辫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诵读课文,初探文意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精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对一些实词、虛词的特殊用法要特别识记。勾画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句。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做标记的问题。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概括选文各个章节阐述的观点。(2)选文第一章列举了车子、器皿和屋室等例子,说明了什么?(3)选文第二章中,老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什么?哪些行为影响人达到这种境界?小组讨论: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4)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中的“富”和“强行”?(5)选文第四章包含几层意思?(6)在节选的文本中,老子告诉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小组讨论:
第一章谈“无”的功用,阐述了“有”和“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章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喻,引出“自见”“自是”“自伐等行为的不良后果。这些行为都是人们厌恶的,不仅使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并不可取。第三章讲个人修养的问题,老子主张人们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能自省,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崭新的精神风貌。第四章提出了一些发展、变化的观点,老子认为大的东西,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一个过程。“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做好小事,慎终如始,才能成就大的事业。(1)
(2)选文第一章列举了车子、器皿和屋室等例子,说明了什么?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察觉到。老子特意把“无”的作用向人们说明。(3)选文第二章中,老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什么?哪些行为影响人达到这种境界?老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是:“明”“彰”“功”“长”。影响人达到这种境界的行为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4)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中的“富”和“强行”?在这里,“富”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欲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即“知足者常乐”。“强行”是说要勤勉地去做。只有这样做,才是有志。(5)选文第四章包含几层意思?选文第四章包含三层意思:①我们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②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③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6)在节选的文本中,老子告诉了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①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②为人处世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③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④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⑤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⑥做事遵循自然规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背诵《老子四章》。2.课下阅读理解《老子》其他章节。布置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ieüeer》参考.ppt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12.ppt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2.ppt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22.pptx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1.ppt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精品(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题库及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云南省个旧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附答案.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