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该漫画源自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子文章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常借助寓言,曲达旨意,见解独到。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五石之瓠》讲述了什么故事,又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1温故知新3再读课文,探究文本5布置作业7学习目标2朗读课文,初感文意4比较鉴赏6目录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2.品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体的特点。3.了解《老子》和《庄子》在论述说理上的不同。
温故知新1.介绍庄子及《庄子》。2.结合学过的《庖丁解牛》谈谈《庄子》的艺术特色。
朗读课文,初感文意
朗读课文,初感文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句正确。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3.小组讨论自学课文时发现的问题。4.快速归纳本课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
再读课文,探究文本小组讨论探究。(1)惠子种出来的大葫芦有什么特点?(2)惠子如何评价这个大葫芦?(3)惠子如何处理这个大葫芦?(4)庄子如何评价惠子的行为?为什么这样评价惠子?(5)庄子为惠子提出了什么建议?(6)如何理解庄子所说的“蓬之心”?(7)同一个大瓠,为什么惠子和庄子的看法不同呢?给我们什么启示?
(1)惠子种出来的大葫芦有什么特点?惠子种出来的大葫芦内中空虚而宽大。可以“实五石”,用来盛水浆,则“其坚不能自举”;剖为瓢,因为宽大而没有容得下它的东西。(2)惠子如何评价这个大葫芦?惠子认为这个大葫芦大而无用。明确:
(3)惠子如何处理这个大葫芦?惠子把大葫芦击破了。(4)庄子如何评价惠子的行为?为什么这样评价惠子?庄子认为惠子“拙”,说惠子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作用。庄子之所以如此评价惠子,是因为惠子有一颗“蓬之心”。明确:
(5)庄子为惠子提出了什么建议?庄子建议惠子把能容得下五石东西的大瓠当作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6)如何理解庄子所说的“蓬之心”?“蓬之心”,比喻尚有浅陋的见识,不能通达事理。文中惠子不知如何使用大瓠,就和庄子所说故事中的那个“世世为洴澼絖”的人一样,不知道发挥事物的大功用。惠子对待大瓠的想法和“世世为洴澼絖”的人对“不龟之药”的认识是一样的,他们偏执于一己之惯有的思维,这就是不通达的见识。
(7)同一个大瓠,为什么惠子和庄子的看法不同呢?给我们什么启示?同样的大瓠,在惠子看来大而无用,于是把它击碎,在庄子看来,可以当作腰舟,帮助人浮游于江湖之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两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启示我们,看待问题,要从多角度观察、思考。换个角度看,也许事情就会出现另一种转机。所以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得意坦然,失意昂然。
比较鉴赏学完课文,以《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为例,思考《老子》与《庄子》在论述说理上有什么不同。《老子四章》《庄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老子四章》巧用排比、比喻,使得说理既充分深刻,又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第二章连用排比句式,列举了种种现象,阐述了遵道而行、顺天应人的道理。第四章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了要注重积累的道理,也告诫世人事物都是从细微小事发展起来的。长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增强说理的趣味与效果。《五石之瓠》则是借生动的寓言和形象的比喻说理。借用“不龟手之药”的寓言,说明面对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事物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庄子用“蓬之心”比喻惠子见识短浅,生动形象。
布置作业阅读鲍鹏山的《庄子:永恒的乡愁》以及冉云飞的《庄子使我上瘾的几个理由》。写一篇读书札记,谈谈你眼中的庄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1.ppt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2.pptx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优质教学22.pptx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1.pptx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12.ppt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精品(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题库及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云南省个旧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附答案.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