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辽代史官孟初事迹考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代史官孟初事迹考辨

摘要:孟初为辽末著名史官,因《辽史》无传,其诸多生平事迹仅以《孟初墓志》为考,过于单薄。本文试图详尽搜罗石刻资料及文献资料,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周边因素,对孟初的生平细致爬梳,以期获得对其较为全面的认识。孟初與李君裕等为同科殿试进士,其仕宦过程说明辽代“史馆院”确实存在,并且是修史机构。孟初的仕宦经历表明辽代的南面官系统是在唐宋官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创新、改造,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实例。孟初出使北宋、高丽有协调宋夏之争、联结高丽防御女真的政治目的。

关键词:孟初;结衔;修史;北宋;高丽

孟初,《辽史》无传。《孟初墓志》较为疏简。以往学者的研究?譹?訛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孟初的生平事迹,具有参考价值。然而,通过分析梳理《契丹国志》《高丽史·金仁存传》等传世文献,并结合《孟有孚墓志》《萧义墓志》《玉石观音像唱和诗碑》等石刻资料综合考订,本人认为仍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疑点。仅此略作辨析,抒之管见,以期对正史无传之缺憾有所弥补。

一、孟初进士及第考辨

据《孟初墓志》记载,孟初于“大康九年(1083),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1]。辽代取士之制,“颇用唐进士法取人”[2]。或“圣宗统和以后,用唐宋之制取士”[3]。一般认为,辽圣宗统和六年(988)之后才形成定制[4,5]。辽太宗朝进士室昉、景宗保宁九年进士魏璟以及统和二年、五年进士魏上达、魏元真均为辽代开科取士制度化尚未形成以前的个例,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圣宗统和六年,正式下诏开科取士,分甲、乙两科,但也只限汉族士人应考,而且,此规定一直持续到辽末。史书有载,耶律大石“登天庆五年进士第”[6]。

据《辽史》记载,“是年(大康九年),御前放进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6]史料中没有提及孟初,而《孟初墓志》证明孟初在此年和李君裕等51人同时考中进士,并且,“御前”二字也证明,孟初等人是辽道宗殿试核准的进士。《孟初墓志》又载,孟初因年少有才曾被道宗宣懿皇后召见试诗,并受赐金奖赏,所以“当时名公争与推挽”,其中不乏为朝廷建言献策的股肱之臣,诸如翰林学士杨公辅、观书殿学士王公虚中(王鼎)等。因而,孟初能够顺利进士登科,或与这些人的推荐、荐举有关。根据《孟初墓志》记载至少可以肯定,孟初已经为辽朝统治上层所知并得到重视。孟初能得到辽道宗宣懿皇后召见试诗,如果没有相关人士的荐举也非易事,只可惜大康元年(1075)十一月宣懿皇后因“十香词案”被赐死,否则孟初可能登进士时间会更早。据此亦可推测,唐代科举司空见惯的推荐、请托之风或已对辽代取士有所浸染。这种宽松的仿唐取士以及汉人进入仕途的渠道,与辽代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之策密不可分,也是各民族在辽代交融共进的真实写照。

二、孟初结衔辨析

辽朝南面官的结衔包括10类内容,依次为:功臣号、职、阶、官、散官(检校官)、宪、勋、爵、邑(封)、赐。个别官员的结衔中还包括谥号和死后的赠官[7]。考孟初的结衔,未见功臣号、检校官、宪。下文将依次按照职、阶、官、勋、爵、邑(封)、赐的顺序分别探讨孟初的结衔。

职。根据《梁颖墓志》可知,官员有“官”与“职”的区别。《梁颖墓志》云:“公官自著作佐郎、太子中舍、太子□□□中丞、太常丞、尚书礼部员外郎、尚书职方郎中、将作少监、太仆少卿、少府监、昭文馆直学士、谏议大夫、给事中□□□(枢密直)学士、宣政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至所终官。职自蓟州军事判官、枢密院书令史、令史、奉圣州观察判官、厅房户□□□、兵刑吏三房承旨、副都承旨、提点大理寺、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门下侍郎平章事、兴中尹至所终职。”[8]这些均属于南面官系统,可以对照孟初的职位作些探讨。据《孟初墓志》载,大安二年(1087)其被授予涿州军事判官,这是孟初担任的最初职官,距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四年;第二年,被授永州□(笔者按:应为“观”)察判官;大安六年(1091)被授知劝农县事。此三“职”是孟初的真正职衔,承担对以上地区的管理工作。按唐制,州观察判官和县令均为七品的低官,属于“敕授”官。八年间升任至此,属正常的升迁速度。此后,孟初历任史馆修撰、应奉阁下文字等职。其中于寿昌二年(1096)和乾统元年(1101)二次任史馆修撰,原因是孟初在此期间为母守丧三年,因而乾统元年属于“起复”旧官,说明丁母忧期间按辽制要辞官,继承借鉴了唐宋官制。史馆修撰是翰林国史院官员,隶属于翰林院。辽代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下设翰林画院、翰林医官院、翰林国史院,职官则设翰林画待诏、翰林医官、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以他官兼领史职的,谓之“史馆修撰”[9]。与唐代“史馆”最初隶属门下省,后因宰相监修国史,又改属中书省不同。同时,辽代国史院为常设机构,与唐有事则设,“事毕日停”者有别。?譺?訛可见,辽朝并不是一味地照搬唐朝,而是根据本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