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导致低钾血症的12种综合征.docxVIP

导致低钾血症的12种综合征.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致低钾血症的12种综合征

1.Cushing综合征(Cushingsyndrome,CS),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库欣病(Cushingdisease)是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或ACTH细胞增生,分泌过多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

临床上表现为库欣综合征: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骨质疏松及精神神经异常等。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在生理情况下,皮质醇具有一定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而皮质醇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和醛固酮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相当,因此,当过量的皮质醇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时,其水钠潴留及排钾的作用显著增强,致使血钾降低。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又称Conn综合征。

是指肾上腺皮质病变而分泌过量的醛固酮,致血容量增多进而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血浆高醛固酮与低肾素,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压。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主要是过多的醛固酮潴钠排钾而使血钾降低。

3.Liddle综合征:又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1963年GrantLiddle报道了表现为容量扩张性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的家族性疾病,以后又不断有类似病例报道。这些患者还表现为对盐敏感、血清醛固酮与肾素水平低下,因此就把这一疾病称为Liddle综合征。

是由上皮钠通道(ENaC)功能获得性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单基因遗传疾病。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由于上皮钠通道基因突变致使该通道活性增强而使Na的重吸收增加,反馈性抑制K+的重吸收,使得尿钾排泄增多进而导致低钾血症。

4.Bartter综合征(Barttersyndrome,BS)

1962年FredericBartter和其同事报道了2名表现为低钾、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高肾素血症、血压正常的患者。此后又陆续有家族性类似病例报道,因此就把这一类表现的疾病称为Bartter综合征。

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疾病,又称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低钾血症等,属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离子通道病。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由于肾小管髓伴升支粗段盐的转运显著减少或缺乏,NaCl重吸收减少,进一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以及到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增多,Na+-K+交换增加,K+排泄增多,引起低钾血症。

5.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syndrome,GS),也被称为“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

曾被认为是另一种Bartter综合征。

现认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病种,临床表现上主要以低镁血症和低尿钙区别于Bartter综合征,总体表现较轻。

Gitelman综合征的起病都在6岁以后,许多病人成年后才被确诊。

由编码肾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CC)的SLC12A3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目前已知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病种。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NCC的功能改变,使得远曲小管对Na*,Cl重吸收障碍,血容量下降,进一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钾排泄增多进而导致血钾降低。

6.肾动脉狭窄:(Renalarterystenosis,RAS)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变窄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脏低灌注。

最常见的两种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

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50%,可发生在肾动脉起始部位,主干或其主要分支。致低钾血症的机制:狭窄的肾动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刺激肾素分泌,进一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导致低钾血症。

7.I、II、I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

RTA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

①高氯性、正常阴离子间隙(AG)性代谢性酸中毒;

②电解质紊乱;

③骨病;

④尿路症状。

大多患者无肾小球异常,在一些遗传性疾病,RTA可能是最主要或仅有的临床表现。

本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按是否发生全身性代谢性酸中毒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按主要肾小管受累部位分为近端和远端RTA。

现在多采用按病变部位、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

I型,远端RTA;

II型,近端RTA;

IIII型,兼有1型和2型RTA的特点;

VI型,高血钾性RTA。

致低钾血症的机制:

I型,又称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肾小管排泌H+障碍。

II型,又称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近端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障碍

I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与近端之间而靠近远端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发生的酸中毒。

同时存在I型、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