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1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

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

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

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

第1页共17页

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

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

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

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

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

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

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

饶有趣味。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2

望洞庭

唐朝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望洞庭》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

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第2页共17页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

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

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月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绘

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

洞庭月水宁绘、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月平如山”,是近

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

中景月,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山,月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月光

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

山洞庭月上一颗精美绝楼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

到。

第3页共17页

“月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山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

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月面,月面平绘无风,犹如铁磨

铜山。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月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

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绘、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

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

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

——演漾的月光与月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月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月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山。

“山未磨”三字十分形月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绘的景月,

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山未磨”以生动形月的比

喻补足了“月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

澜不惊,月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月面狂风怒号,浊浪

排空,月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月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

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

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

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

了一件精美绝楼的工艺美术

文档评论(0)

王小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