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学问点及题型总结
三角形的相识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
的图形。
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例题1图1中共几个三角形。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和三边不相等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例题3已知a、b、c为△的三边长,b、c满意(2)2+-30,且a为方程-42的解.求△的周长,并推断△的形态.
和三角形有关的边
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例题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能够成三角形的是()
A.3,4,5B.4,4,8C.3,7,10D.10,4,5
例题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边长分别为4、5,则该三角形周长L的范围是()
A.1L9B.9L14C.10L18D.无法确定
课后练习:
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8,则第三边可能是()
A.2B.6C.13D.18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13,则它的周长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5,则第三边长为。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为了使其周长是最小的整数,则第三边的为。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3B.7C.7D.7或3
6、依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的是()
3,4,84,3,∠30°
C.∠60°,∠45°,4D.∠90°,6
8、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连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个不同的三角形。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8,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10、小刚打算用一段长5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场地,用于饲养鸡,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米,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3倍少2米。
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
第一条边长能否为10米?为什么?
求m的取值范围.
11、如图,小红欲从A地去B地,有三条路可走:1)A→B;2)A→D→B;3)A→C→B.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状况下,我们可以确定小红会走1)路途,理由是.
小红确定不走路途3),因为路途3)的路程最长,即.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例题1在下列各图的△中,正确画出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例题2如图1,⊥于点D,⊥于点C,
⊥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是边上的高B.△中,是边上的高C.△中,是边上的高D.△中,是边上的高
图1图2
例题3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B.高C.中线D.外角平分线
课后练习:
1、如图2,是△的中线,是△的中线,且△的面积是1,求△的面积。
2、如图,、分别是△的高和中线,6,8,10,∠90°.求:
的长;
△的面积;
△和△的周长差.
3、如图,在△中,,边上的中线把△的周长分为12和15两个部分,求△各边的长.
4、如图,平分∠,⊥于点A,点Q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若4,则的最小值为。
三角形的稳定性
例题1王师傅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要再钉上()根木条。
A.0B.1C.2D.3
例题2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
例题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
三、和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外角和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例题1如图1,△中,是高,是角平分线,∠20°,∠60°.求∠和∠的度数。
例题2假如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跟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则和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A.30°B.60°C.90°D.120°
例题3在△中,∠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 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docx
- GMAT语法知识点归纳.doc
- 五年级体育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全册教案.docx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电子的教案全册.docx
-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docx
- 三年级上册校本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docx
- 音乐合唱教学在初中阶段学生艺术表现力与团队协作技巧的深度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运动技能发展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竞赛训练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课堂中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教育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网络文学阅读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气象科普创意绘画活动的组织与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课堂中信息技术编程思维的应用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原型房子出售合同范例.docx
- 养老机构整体解决系统项目设计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