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0.76-2019 道地药材 第76部分:江枳壳.docxVIP

T∕CACM 1020.76-2019 道地药材 第76部分:江枳壳.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T/CACM

1020.76—2019

道地药材第76部分:江枳壳

Daodiherbs—Part76:Jiangzhiqiao

2019-08-13发布

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588

T/CACM1020.76—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75部分:江栀子;

——第76部分:江枳壳;

——第77部分:江枳实;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7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蓉、朱良辉、肖草茂、李忠贵、李玉云、赖娟华、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谭沛、张辉。

589

T/CACM1020.76—2019

道地药材第76部分:江枳壳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江枳壳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江枳壳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江枳壳jiangzhiqia

产于以江西樟树和吉安新干沿袁河、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为核心及与此接壤或临近的丰城、新余、峡江地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枳壳。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栽培种主要为臭橙

Citrusaurantium‘Xiucheng’和香橙Citrusaurantium‘Xiangcheng’。

4,2形态特征

酸橙:小乔木,枝叶密茂,刺多,徒长枝的刺长达8cm。叶色浓绿,质地颇厚,翼叶倒卵形,基部狭尖,长1cm~3cm,宽0.6cm~1.5cm,或个别品种几无翼叶。总状花序有花少数,有时兼有腋生单花,有单性花倾向,即雄蕊发育,雌蕊退化;花蕾椭圆形或近圆球形;花萼5或4浅裂,有时花后增厚,无毛或个别品种被毛;花大小不等,花径2cm~3.5cm;雄蕊20~25,通常基部合生成多束。果圆球形或扁圆形,果皮稍厚至甚厚,难剥离,橙黄至朱红色,油胞大小不均匀,凹凸不平,果心实或半充实,瓢囊10瓣~13瓣,果肉味酸,有时有苦味或兼有特异气味;种子多且大,常有肋状棱,子叶乳白色,单或多胚。花期4月~5月,果期9月~12月。

臭橙:树形塔形,小枝刺多而小,叶翼小,不明显,叶小,蜡质多,叶肉肥厚,近全缘,不明显

590

T/CACM1020.76—2019

的波齿状,基部阔楔形,果皮粗糙,成熟红色。

香橙:树形圆头形,小枝刺少而小,叶翼小,很不明显,叶较大,蜡质少,微有波齿状,基部钝圆形,果皮稍平滑,成熟黄色。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枳壳之名,始见于唐代甄权《药性论》(也有说,始见于南朝刘宋时雷教所著《雷公炮炙论》),唐以前文献只有枳实,未见有枳壳记载。沈括《补笔谈·卷三·药议》中云:“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寇宗奭《本草衍义》曰:“枳实、枳壳一物也。”这些都说明枳壳、枳实源于同一植物。从唐以前的本草和医书中,无法得知有关枳壳原植物的形态。

唐代《本草拾遗》记载:“《本经》采实用,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书》曰:江南为橘,江北为枳。今江南俱有枳橘,江北有枳无橘,此自别种,非干变易也。”指出枳与橘为不同品种。

宋代《本草图经》最早对枳壳及其原植物进行了形态描述:“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长,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并附有汝州枳壳及成州枳实之图。从其描述看,酸橙系列品种药材具备“翻肚如盆口唇状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