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谈中国诗2》.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博喻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

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

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

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

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

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

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

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

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

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

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

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

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

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

气势和力量。③曲喻③曲喻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

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

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

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

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

“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

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

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

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

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④一喻多意④一喻多意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

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

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

层意思:(1)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

相反的意义;(2)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

用。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

“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

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

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

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

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

于设譬,含义蕴藉。⑤分喻⑤分喻“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

“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

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

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

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

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

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

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

“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

更趋于自觉而已。⑥反喻⑥反喻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

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

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

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

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

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

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

顿生新意。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

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

含义和表达作用。课堂练习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

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

含义和表达作用。再如结尾段中的比喻,有的诙谐中带有无恶

意的轻微嘲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

他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

《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

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

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一句,先

用狗做比,巧妙诙谐地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论者“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点。

然后紧承这个的比喻,用语幽默,倾向鲜明地对

中西本位文化论表示反对。“Sure!havealooksee!”张先生打开橱门,

请鸿渐赏鉴。鸿渐拿了几件,看都是“成化”、

“宣德”、“康熙”,也不识真假,只好说:

“这东西很值钱罢?”“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ofdough。并且

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

只等于waste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饭。

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就用那个康熙窑‘油

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

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有的来自生活,通俗易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