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碱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soda而在香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soda而在香

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对其必须密封保存,且要用橡胶瓶塞。

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储存

密封干燥保存。

(即不能敞口放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而NaOH易被水蒸气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也就会变质

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用途

用途

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剂、基本分析试剂、配制分析用标准碱液、少量

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收剂、酸的中和钠盐制造。制造其它含氢氧根

离子的

试剂;在造纸、印染、废水处理、电镀、化工钻探方面均有重要用途;国

内品牌有:天惠牌、天工牌、 金达牌。

氢氧化钠还是许多有机反应的良好 催化剂。其中最典型的是酯的水解

实验室测定方法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实验室测定

方法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该方法适用于氢氧化钠。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后, 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

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继续加硫酸

滴定液(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

0.1mol/L)

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总碱含量(作为 NaOH计算)并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

后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 Na2CO3的含量。试剂:1. 水(新沸放冷)

硫酸滴定液(0.1mol/L)

酚酞指示液

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 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 硫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酸6mL,缓缓注入适量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270-300℃干燥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 0.3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有绿色变为暗紫色。每 1mL硫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2.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取该品约 2g,精密称定,置 250mL量瓶中,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25mL,加酚酞指示液 3滴,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加甲基橙指示液 2滴,继续加硫酸滴定液( 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总碱含量(作为NaOH计算)并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硫酸滴定液( 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Na2CO3的含量,每1mL硫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8.00mg的NaOH或21.20mg的Na2CO3。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

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使用及储存的注意事项

使用及储存的注意事项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

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

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02-83)》作了专门规定。

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