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菜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谭家菜

推荐理由:最有历史感的粥

提起谭家菜,当真是食界无口不夸谭。烹调高手美食大师张大千曾对谭家菜的红烧鲍脯、白切油鸡做出评价,称它们为“中国美食中的极品”。而到如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谭家菜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迁移至北京饭店这个曾经是一代人仰望的高级饭店,也足以证明其地位的不可撼动。

跨进谭家菜大门之后,看那朴素的装饰风格和墙壁上记录年代大事记的黑白老照片,仿佛一瞬间把你拽回到童年,那个时候,我们进饭店吃饭可是个相当隆重的事情。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远比当初优越,进饭店吃个饭,哪怕是贵的,找个好理由也就吃了。这里的粥便有传说中最美味的燕窝粥和小米辽参粥。燕窝粥使用东北的珍珠米和血燕,是美容养颜的极品。而小米辽参粥用老鸡汤煲的山西黄薯米和辽参,再配上腐乳、小香葱、萧山萝卜干和薄脆,口感的鲜香嫩脆都齐了。

编辑点评:

谭家菜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有点过于隆重,但就冲着这个招牌和在食界的好口碑,无论如何都该去品一回。

人均消费:1500元

地址:东城区东长安街33号北京饭店

乌鱼蛋汤

在清朝康熙五十四年的《日照县志》中记载:“乌贼鱼口中有蛋,属海中八珍之一”,可见当时的乌鱼蛋就已是贡品级别的海珍,产于山东日照。日照的乌鱼蛋是由当地特产金乌贼的卵巢加工而成,将新鲜墨鱼的产卵腺割下,用明矾和食盐混合的汤液腌渍,脱水后蛋白质凝固,就成为了乳白色扁圆形的卵状固体。这小小的乌鱼蛋内含多种营养及微量元素,味道鲜美,可冬去寒夏解热,非常名贵。

油焖大虾 虾,一定要选用渤海湾的大对虾,肉质鲜嫩且经煮后依旧丰满多汁。除对虾外,还需要鲜活的小河虾若干,把河虾入油炸制后提出色泽明艳营养丰富且鲜味盎然的虾油,再用这虾油去煎抽了虾线的大对虾,如此一来,对虾的鲜香和色泽就都有保证了。至于番茄酱,就让它睡大觉去吧,从此虾油上位。在煎虾的同时,要适当地放入酱油若干,黄豆的香气和虾的鲜美相互融合才能相得益彰。上菜时,为了不浪费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都颇高的虾油,和对虾一起上席的还有一碟金灿灿的虾油和一小碗点着黑芝麻的米饭,小碟小碗一铺一倒,再拿筷子稍加搅拌,营养和美味便悉数入怀.

开水白菜

谁说川菜就一定得走辛辣浓油的路线,事实证明许多不辣的川菜诸如白油豆腐、老妈蹄花、东坡肘子等反倒走上了更多人的宴席。其中最具有榜样作用的当属四川传统名菜——开水白菜,从御膳房到待宾国宴一路传承发展下来,它已成为了胡主席最青睐的一道国宴佳肴。

相传开水白菜是由颇受慈禧赏识的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创制的。黄敬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多时并经由百番尝试,终于开先河地创出了“开水白菜”这道菜中神品,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

这菜听似朴实无华,然则尽显上乘的制汤功夫。开水,其实是至清的鸡汤。此汤要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分别去杂入沸锅,加入料酒、葱蒜等调味品吊制至少4小时,再将鸡胸脯肉剁烂至茸,灌以鲜汤搅成浆状,倒入锅中吸附杂质。反复吸附两三次之后,锅中原本略浊的鸡汤此刻呈开水般透彻清冽之状,香味浓醇敦厚,不油不腻,沁人心脾。而白菜则要选取将熟未透的东北大白菜做原材,只选用当中发黄的嫩心,微焯之后用清水漂冷,去尽菜腥后再用“开水”状鸡汤淋浇至烫熟。烫过白菜的清汤当然要弃置不用,烫好的菜心垫入钵底,轻轻倒进新鲜的鸡汤,此菜才算成。

成菜乍看清汤寡水,油星全无,但闻起来却香味扑鼻,吃在口中清鲜柔美,自胜过那万般佳肴。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之名身后的故事众说纷纭,有人说叫做九转因为要把熟后的大肠卷九圈以立于盘中,有人说是因为它从粗加工、择油到清洗和烹饪共需九道工序,有人说因为它丰富的口感共有酸甜苦辣咸等九个层次,还有人说它命名为九是和创始人对九字的喜好密不可分。健一公馆的赵光有厨师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九转大肠名字之由应是借喻道家“九转仙丹”之说。

在官府菜中席位非常的鲁菜是京菜的前身,这也是为何盛传为旧京名吃的九转大肠实则是鲁菜的名角,发迹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济南九华林酒楼。九华林的店主杜掌柜是开有多间酒楼身价万千的商人,也是做菜的好手,尤其擅长烹饪当时无法上席的猪下水。在经历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后,杜掌柜端出了一道肠身软烂、汤汁浓郁且口味多变的红烧大肠。作为一名商人,杜掌柜深谙商业化的菜品经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关之技了得。在菜品研发出的数月内,他邀请到无数文人名士食客老饕来试菜,尝过之人皆赞不绝口,这其中就包括一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因深知杜掌柜尤爱九字,又感叹此菜烹饪工艺之精细考究,味道之美妙独道,遂取道家“九转金丹”中反复提炼才得仙妙之物的意思,把这道红烧大肠命名为了九转大肠,从此延续开来。

健一公馆的赵师傅说,大肠本身的脏腑味非常大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