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寓意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寓意分析

花卉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作为“百花之王”是历代各种艺术门类中应用广泛的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特征和吉祥寓意,阐述了牡丹图案的美学特征,展示唐代牡丹图案的艺术魅力。

唐代;牡丹图案;造型;吉祥寓意

1牡丹图案的发展

牡丹原为野生植物,分布广泛。牡丹与芍药极其相似,古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两者混称,直到秦汉之间“以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始从芍药中分出,称之为木芍药。最初作为药用植物记载于汉魏时吴晋的《神农本草经》,它原产陕西,生于巴蜀、汉中山野之间,有除症结、去淤血之疗效。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约在南北朝时期。《太平御览》中有谢康乐关于牡丹的记载:“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唐代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扬子华有画牡丹”。说明牡丹开始进入了艺术领域。牡丹大约在隋代进入宫苑,王应麟在《玉海》中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1]初唐,牡丹已移入上苑,成为宫廷赏玩的对象,《龙城录》记载:“高皇帝御群臣宴赏双头牡丹诗,惟上官昭容一联为绝丽,所谓‘势如连璧友,心若臭兰人。’”[2]到唐代开元年间,牡丹栽植开始繁盛起来。白居易在《买花》这首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洛阳人对牡丹的狂热迷恋,深色牡丹的价格是十分昂贵的:“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异人录》记载:“唐元宗(即玄宗)赏牡丹,问侍臣陈正己曰:‘牡丹诗谁为首?’对曰:‘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因谓贵妃曰:‘妆镜台前饮一紫金盏,则正封之诗见矣’。”从而“国色天香”之美名流传天下。国色指牡丹的色彩冠绝一国,天香则指牡丹的异香,亦即牡丹的香色可贵,也比喻容貌冠绝的女子。[3]225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牡丹就这样以其雍容华贵的气质永远与帝王、妃子、华美、富贵联系在一起。[4]

牡丹的生长历经千年,在唐代得到朝臣的推崇、百姓的喜爱,享有特殊地位。人们赏花、颂花、买花、种花、画花,还将牡丹设计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来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在敦煌莫高窟佛教经变壁画里,初唐的作品有不少牡丹纹饰,就是牡丹作为

观赏和装饰花卉之一的例证。又如中唐时期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其中一仕女髻插牡丹,另一仕女身着牡丹团窠纹饰服饰,体态丰韵优雅,画中仕女手中的团扇上描绘一枝晕色大牡丹,甚是绝美。牡丹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花卉,并在各艺术领域广泛应用。

2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特征

唐人把牡丹作为审美的对象,绝非偶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社会繁荣,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大盛世,对外文化交往发达,开辟了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所以唐人倾向于欣赏富丽堂皇之美,而牡丹本身具有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这些先天条件,因此,牡丹图案自然成为唐代装饰图案的主流。牡丹图案产生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其造型特征自然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相吻合。

2.1“融合、统一”的组织结构

唐代的工艺美术中,随处可见形态饱满、生机盎然的牡丹形态。它们并不是以自然写生花卉的形式直接出现,而是以牡丹为主的几种花卉形态相融合,这种形式契合唐朝的容纳四海、笑迎八方的开放胸怀。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宝相花纹和卷草纹,就是在前代图案的基础上,融合其它元素,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纹样。

宝相花纹在六朝圆形莲花纹的基础上,融入唐人喜爱的牡丹,组合成唐韵十足的图案,可以说宝相花纹是唐代出现的新的装饰花纹。唐代宝相花纹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团形,以八瓣平展的牡丹花瓣构成花头围成外形,花瓣尖端显五曲形翻卷,各瓣内饰三曲形翻卷,花心饰小圆珠或小花瓣,八瓣间连接曲线勾饰,瓣瓣相扣,不同的曲线勾饰构成图案形式上的差异;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中心以莲花为基座,上面是层层叠叠的侧面牡丹花瓣由大到小、显左右对称排列,产生饱满的立体效果。造型多用对称放射格式,花瓣层层叠叠,形成以牡丹、莲花为母体端庄瑰丽的集众花之美于一体的吉祥纹样。在设色方法上吸收了佛教艺术的退晕方法,以浅套深逐层变化,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唐代宝相花纹中心突出,外形饱满,聚成牡丹花丰满圆润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

卷草也称唐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由于它在唐代盛行,故日本人称为“唐草”。唐代卷草多以牡丹为主花,是在前代忍冬草纹构成的基础上,兼受希腊、罗马毛茛叶图案的影响,以柔和的半波断线与切圆组合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线条舒展、饱满流畅、具有流动感[3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