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书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VIP

古诗词诵读《 书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半夜卧榻惊坐起,满腔赤诚寄家国”。古往今来,无论是踱步江畔的屈原还是心怀寒士的杜甫,他们都怀揣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有这样一个人,他心中所想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梦中所做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在弥留之际依然惦念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冷雨浇不熄梦里的烽火,寒风吹不倒心里的山河”这个人就是陆游。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陆游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愤》。

书满腔愤而不颓怀报国志终不改——从《书愤》看陆游诗中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重点)02.理解诗人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04.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01.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难点)03.

知人论世【自主学习】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一再遭受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写作背景

读懂诗歌,赏析手法【问题导学】

诵读诗歌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全诗以“愤”为情感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富于变化:前四句回顾过去,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问题导学1、所“书”何事?2、所抒何“愤”?3、如何抒“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问题导学“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1、所“书”何事?

“愤”报国无门“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收复无望根源: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收复失地的绊脚石。问题导学2、所抒何“愤”?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诵读诗歌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对比①诗人自身的对比,昔日的豪气壮举和今日的年迈衰颓的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②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理想“塞上长城”与现实“镜中衰鬓”对比。问题导学3、如何抒“愤”?③诸葛亮的矢志北伐、积极进取和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

虚实相生赏析诗歌3、如何抒“愤”?虚写①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以虚写实,用有形的“山”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②颈联“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实写①首联上句写实,写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②颈联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着墨,是实写。

“塞上长城空自许”——借用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的典故。表明诗人年少时以捍卫国家、扬威边疆的雄心壮志。但一个“空”字又表现了他徒负才华、大志落空的无奈和怅惘。用典赏析诗歌3、如何抒“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借用《出师表》的典故,用典明志,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用典赏析诗歌3、如何抒“愤”?

问题导学3、如何抒“愤”?“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没有动词或形容词),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景,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表现诗人悲凉孤寂的心境。诗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实际寓情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列锦举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如何抒“愤”?

问题导学3、如何抒“愤”?不用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简洁明快,使节奏更加紧凑,情感表达更有力。(楼船、铁马)紧张的战争氛围。(夜雪、秋风)酷烈的战争环境。(瓜州渡、大散关)险要的军事据点。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辽阔宏伟的战争场面。列锦“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对比阅读【合作探究】

对比阅读[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