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以古度今——《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当今实际生活中“公众号”进行语言实践,来深度梳理两篇文言文,培养重点陈述的能力。(第一课时)

2.进一步体会《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第二课时。即本节课)

3.深入了解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

2.创设公众号,并进行相应创作。

教学难点:

1.体会《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

2.创设公众号,并进行相应创作。

教学过程

“以今度古”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一、情境设置:

郑国面临大军压境,行将国灭,而烛之武夜访秦军,竟以一己之力纾解国难;刘邦、项羽两军对垒,两军统帅会于鸿门,刘邦危矣,间道而逃。这两桩事情放在当今世界,都是极其重大的政治新闻事件。

假设你是当时的新闻记者,目睹了整个事情的过程,请在开设的“灞陵看天下”公众号报道、评论这两个大事件。

“灞陵看天下”公众号目前有三个栏目:栏目一:今日新闻速递;栏目二:灞陵时事热评;栏目三:霸上人物志

二、简要回顾栏目一的活动,指明本节课重点进行的是公众号栏目二“灞陵时事热评”。

(一)请栏目二的各位新闻编辑就两大事件商讨议题(不少于三个):

这一组的编辑们提出了三个参考议题:

1.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在公众号栏目“灞陵时事热评”就烛之武的说话艺术进行点评。

2.樊哙乃一介莽夫乎?——在“灞陵时事热评”栏目点评鸿门宴上樊哙的语言技巧。

3.“鸿门宴”沛公之黠智——嘉宾连连看(编辑们打算邀请历史老师来谈谈)

(二)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就前两大议题开一个现场讨论会。

A大军压境,烛之武何以能退兵?

讨论明确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向秦穆公传递信息:郑国对战争后果清楚,不存在任何侥幸,瓦解秦穆公的戒备心理。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郑无益)

(拉近了彼此距离,激活了对方对话的兴致。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飞地难治,“越国以鄙远”,交通不便利,信息不通畅,跨国殖民难度很高。“亡郑以陪邻”,等于“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无害)(烛之武的意思是与秦结盟,结盟的意义在于给了秦国制衡晋国的力量,给了让秦国踏入中原的一个跳板)

第四步:以史为例,挑拨秦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行无信)

这是揭了晋文公的老底,也是对秦穆公当头棒喝:与不知感恩、出尔反尔之辈合作,怎么能相信“越国以鄙远”的许诺。历史分析其实就是对于人性的分析,戳到了秦穆公的痛处。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夫晋,何厌之有”:西扩无厌)

(晋国“何厌之有”的特点太明显,是迟早的事。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仅过了三年,公元前627年,秦晋就发生了崤之战,验证了烛之武的论断)

有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不是应该从自我辩解说起吗?表示从此对晋有礼,并且不再“贰于楚”。这样解释有用吗?——没有用。

一个小国在大国之间周旋,夹缝里求生存,本就是四面讨好。“贰于楚”不过是秦晋想灭郑的借口罢了。烛之武眼光犀利,看透了这场危机的核心是什么,因而迎刃而上。这里的要害是什么?——“益”——可见谈判要抓住核心问题。

围郑之利弊可知也:亡郑无益,舍郑无害;晋行无信,西扩无厌。灭郑无益于今而有损于后,窃为君图之当舍郑矣!

除此之外,烛之武说退秦师,还运用了摆事实、离间、站在对方立场、假言推理……

B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兵:还可以关注语气称呼等。语气称呼非常恭敬,舒缓了对方的防备心理,短短的一百二十五个字的说辞,烛之武用了八个“君”字,处处彰显对秦王的尊重和为秦所思;烛之武开口便向秦王示弱,再加上烛之武年龄偏大,文中自言“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以及“夜缒而出”,都彰显了烛之武给人一种老态龙钟和无能的外在表象,这种外在表象给说理对象的是一种安全感,也极易引起对方的良好情绪。

樊哙乃一介莽夫乎?——细心的同学发现樊哙的话与张良、刘邦是差不多的。

张良:“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语调语气委婉谦敬

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语调语气诚惶诚恐

樊哙:“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