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构桥施工—刚架桥的基本知识(桥梁施工).pptx

刚构桥施工—刚架桥的基本知识(桥梁施工).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刚构桥特点;门式刚构桥

斜腿刚构桥

T形刚构桥

连续刚构桥;三.门式刚构;四.斜腿刚构桥;两端具有较长的伸臂长度,通过调整边跨与中跨的跨长比,可以使两端支座成为单向受压铰支座而不致向上起翘,从而改善行车条件,同时在恒载作用下边跨对主跨的跨中弯矩也能起到卸载作用,有利于将主跨的梁高减薄。;斜腿下端的铰支座一般坐落在岸边的坚硬岩石上或者桥台上,不会被水淹没或者被土堤掩埋,故在施工上和维护保养上都比门式刚构桥简单和容易些。

其主梁的恒重和车辆荷载都是通过主梁与斜腿相交处的横隔板,再经过斜腿传至地基土上。这样的单隔板或呈三角形的隔板将使此处梁截面产生较大的负弯矩峰值,使得通过此截面的预应力钢筋十分密集,在构造布置上比较复杂。;预加力、徐变、收缩、温度变化以及基础变位等因素都会使斜腿刚构桥产生次内力,受力分析上也相对较复杂。因此,为了减少超静定次数,同时使斜腿基脚处的地基应力均匀些,一般将斜脚基脚处设计成铰支座。;五.T形刚构桥;五.T形刚构桥;六.连续刚构桥;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壁桥墩固结,连续刚构体系的梁部结构的受力性能如同连续梁一样,随着墩高的增加,薄壁桥墩对上部梁体的嵌固作用越来越小,逐步蜕化为柔性墩的作用。薄壁墩底部所承受的弯矩,梁体内的轴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六.连续刚构桥;;一.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当为两跨等跨布置时,则成为单T刚构桥或独塔部分斜拉桥。单T刚构桥的跨径一般不宜大于130m;两跨部分斜拉桥适用跨径为100-180m,;二.连续刚构与连续梁的混合体系;一些较长的大跨度梁桥,采用中间区段为连续刚构,两边区段为连续梁的混合体系,结构受力合理,称为刚构一连续梁。其缺点是连续梁部分要设置大吨位支座,使用期需进行更换。;三.墩高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三.墩高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三.墩高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四.孔跨布置;四.孔跨布置;四.孔跨布置;边跨较小的应对措施:

a.边跨合龙前,在边跨大的悬臂端加压重,边跨合龙后卸载。结构分析表明,卸载后,外立柱仍可获得因加压增加压力的90%。b.中跨合龙前顶推主梁,使??墩向岸方向产生水平位移,然后锁定中跨合龙段,再浇边跨和中跨的合龙段混凝土。顶推力应根据计算确定。c.改变中跨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程序。一般是在中跨合龙后才张拉中跨跨中附近的底板钢束,这时将引起墩身弯矩,此弯矩与恒载墩身弯矩方向相同,对墩身受力不利。改为将部分底板钢束在中跨合龙前张拉,可减小墩身的弯矩。

;(2)两跨T构两跨T构多采用等跨布置,对结构受力有利,也方便进行对称施工。

;(2)两跨T构

受地形限制,也可以采用不等跨布置。小跨与大跨跨径之比,不宜过小,否则对桥墩受力不利,一般宜大于0.8。;两跨T构,由于悬臂浇筑施工过程,悬臂长度大,主梁根部负弯矩大,导致主梁梁高较大。在三跨正常布孔其中跨跨径与两跨T构跨径相同的情况下,后者主梁根部高度约为前者的1.6倍。

所以,如果桥长相等,后者往往造价较高。对于两跨T构方案,要注意进行经济技术分析。;(3)多跨连续刚构四跨或四跨以上,可以对称布置,也可以非对称布置。中间一跨或几跨为主跨,跨径相等;边跨跨径一般逐渐减小。相邻两跨如跨径不等时,小跨与大跨之比,正常情况下不宜小于0.52,上限则比较灵活,有的桥达到0.8。

;(4)小边跨连续刚构小边跨跨径与相邻较大跨径之比小于0.5,这对桥墩和主梁受力不利,设计有下述两种处理措施。

;四.孔跨布置;四.孔跨布置;五.主梁构造与尺寸;②两跨T构的主梁高度国内外已建成的两跨T构桥很少。主要原因是主梁高度大,不经济。

;③孔跨非对称布置时的主梁高度大、小T的根部梁高应按结构计算控制。作为初步拟定尺寸,下述两点可供参考:大T的根部梁高约为大T边跨跨径的1/10;小T的根部梁高约为(2h-h1),式中h=L/16—L/17;L为中跨跨径,h1为大T根部梁高。中跨最小梁高约为中跨跨径的1/40。

;④主梁高度变化曲线主梁高度的变化曲线,常用的有三种,即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按正弦曲线变化和按半立方抛物线变化。

;六.箱梁顶、底板和腹板厚度;(2)底板厚度跨中底板厚度一般取25~35cm。主梁根部底板厚度一般取根部梁高的1/8~/10。0号梁段底板应加厚,一般取根部梁高的1/6~1/7。边跨现浇段梁端的底板厚度应按端横隔板的构造要求确定。从箱梁根部至跨中,底板厚度应采用渐变,其变化曲线多采用半立方抛物线或二次抛物线。

;(3)腹板厚度腹板厚度从箱梁根部至跨中,根据跨径的大小,可分为不同厚度的二段或三段。一般在40~80cm之间取值。沿纵向腹板厚度不宜突变,可安排在一个梁段内完成渐变。0号梁段的腹板要加厚,根据跨径的大小,一般在80cm~140cm之间取值。边跨主梁端部附近应结合端横隔板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