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15.docxVIP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15.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文学艺术的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特点及地位(阅读课本了解)

2.科学技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点;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形成丰富多彩区域文化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的文化。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又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某些领域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具体表现在()

①园林设计②天文历法应用③瓷器④铁器制造⑤中医学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英国人保守,美国人傲慢。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的B.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决定的

C.各民族的遗传基因不同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的历史.地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两岸民众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这说明﹙﹚

①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

③传统文化是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④共同的文化是两岸统一的决定力量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在隋唐到宋元700多年间的分合交替中,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烙印。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体现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

③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存共荣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简答题

1.旅游已成为现今社会新的消费热点。人们在旅游中陶冶情操,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人们或去参观古代艺术建筑,感叹它的神奇;或去革命地区感受红色教育,了解革命历史;或去南方感受水乡文化;或去民族地区,体验民族生活,欣赏民族风采;或去某一文化发源地,探究其奥秘。

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