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处,该遗址中部的宫城被围墙环绕,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但众多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墓葬的随葬品差异巨大。由以上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历史状况是()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分化明显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宗法制、分封制成为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但众多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墓葬的随葬品差异巨大”及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现墓葬的随葬品差异较大,说明这一时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项正确;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处,属于黄河流域的文明,排除A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夏朝,诞生于约公元前2070年,排除C项;宗法制、分封制成为统治基础是在西周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这一措施的主观目的是()

A.方便国家征收赋税 B.促进商品经济的流通

C.完善君主专制制度 D.推动小农经济的繁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方便在全国按统一标准尺度征收赋税,度(长度)用于量布帛长度.量(容量)衡(重量)便于统一征收粮食等,A项正确;秦始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度量衡的统一只是客观上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主观上并无此意,排除B项;此时君主专制初建而非完善,排除C项;统一度量衡这一措施的主观目的是方便国家征收赋税,而不是推动小农经济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3.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

A.扩大刺史军事范围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根除诸侯王国封地 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元封五年开始,刺史从临时派遣变为固定官职,这意味着刺史成为国家监察机制的重要环节,这是对于国家监察机制的优化,D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刺史监察机制”,“军事范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官员选拔机制,“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但是没有根除诸侯王国封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4.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们既想用佛法保佑他们国运昌隆,又想用佛教缓和严重失望的人民情绪。所以,苻坚虽然重在崇儒,但是对佛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姚兴一方面大兴儒学,同时也十分重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文化多元的现状 B.北方经济发展不如南方

C.儒学正统地位很稳固 D.统治者利用宗教安抚民众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们既想用佛法保佑他们国运昌隆,又想用佛教缓和严重失望的人民情绪”和“苻坚虽然重在崇儒,但是对佛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姚兴一方面大兴儒学,同时也十分重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可知,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更好的巩固统治,综合运用儒学、佛教等,反映了思想文化多元,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方与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B项;儒学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并非全部为正统地位,排除C项;统治者利用儒学、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且材料没有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