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辜鸿铭一生积极主张皇权,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走向,但由于他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精通西方文化,作为新思想文化拥护者的蔡元培也邀请他来北大执教《英国诗》和《拉丁语》。图中还有西装革履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胡适,还有只有大专学历的鲁迅……***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靠不住的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自由、平等、独立……第24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靠不住的人第25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二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养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易白沙《孔子平议》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打倒孔家店”其实就是反对复辟。第26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第27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考: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同点:维新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原因:⑴经济基础不同(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⑵(代表阶层不同)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激进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⑶历史背景不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28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⒈理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⒉实践:鲁迅《狂人日记》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C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猛烈D首先提倡白话文第29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创办了《每周评论》第30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⒈实质:资产阶级在科学和民主旗帜下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前期)2.进步性第31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孙文??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胡适??45???梁启超??29吴佩孚??27??李大钊??25??章太炎10???冯玉祥??7????袁世凯??5??康有为??3黎元洪??1??孔子????1????庄周????1???诸葛亮??1???曾国藩??1????汉武帝??1想一想: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