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和谐
论人与自然观
的改变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逐渐改变着。从最初原始社会文明时代的依赖自然,逐渐演变为农业文明时代的利用自然,再后来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类还是有了“人定胜天”的自然观,此阶段人类对自然进行的无止境的索取,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今在当今社会,人类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开始倡导“天人和谐”继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此又衍伸出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低碳经济等理念。而这些理念也渐渐融入进人们日常生活中。我国也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队伍中。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天人和谐;化石资源;水资源
从盘古开天辟地、女蜗补天、愚公移山等等众多古代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曾经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多么盛行,多么理所当然。而如今,随着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天人和谐的重要性,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等都体现了对天人和谐的支持,而全球性的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生活等等众多会议倡导中也可看出天人和谐是当今全球人民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观点。本文按照社会文明发展历程讲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文明时代一一依赖自然
原始社会是人类第一个社会形态。在远古时期,人类靠个人打猎、捉鱼和采摘植物的果实为生,这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生产方式。这时,还谈不上什么明确的组织方式。在这个时期,“努力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是唯一的追求,唯一的目标。人类在求生存的长期实践中深刻地体认到自然地强大和自己的渺小,从而发自内心地对自然产生畏惧,从畏惧自然界中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现象”,如风、雨、雷、电等,进而在理念上认识到自然界中蕴藏着巨大的、人类不可抵抗的力量。于是,在人类的心目中形成了“人类只有敬畏自然并遵从自然界的意志去行动才能得到生存”的观念。[1]
而同时,在那个生产力及其地下的时期,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就连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的气象都可以使当时的人十分恐惧惊慌。因此,他们能做的,便是顺应自然,依赖自然。
农业文明时代一一利用自然
后来,在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制作工具,在自然界中求生存的能力逐步增强,分工合作在求生存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于是,种植、养殖、放牧和加工活动逐渐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随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形成,相应的,人们的自然观随之产生了重大的改变。人类不再习惯性地敬畏自然、依赖自然,而是出现了“天变不足畏”的声音。人类开始将能提供生存必需品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地等作为财富,后来又能将自然资源变成生活必需品的劳动力作为财富。[2]
这个时期,生产力逐渐得到了提升,人类开始学会如何利用自然,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自身的财富从而为自己谋取福利,开始展露出之后“人定胜天”观念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代一一人定胜天
距今两百多年前,欧洲率先爆发了工业革命。至此,人类也便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个时期,聚集财富的追求,驱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从而使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迅速增强,人类的“自我中心”意识恶性膨胀,在自然观上从“敬天畏地、“顺应自然”变成“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甚至是“人定胜天”。[3]
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高生产率,表现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产品;而是工业文明的“正反馈”效应,即无休止的扩大再生产;三是在工业文明中人们对财富占有和消费的无止境追求。而这3个特征决定了人对自然的高速度、无止境的索取,其结果必然是带来对大自然的大规模破坏。[4]
在此时期,人口急速增长,人类过度开采石油煤炭,自然资源被飞速消耗,而工厂无止境地排放废气废水使得环境急速恶化。
当今社会一一追求天人和谐
(一)全世界与天人和谐
近年来频繁的地震、海啸等自然危机及温室效应等气候异常让人类逐渐意识到“人定胜天”观念给地球带来的灾难。随后,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如果保护环境的理念,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自1980年代末提出以来,经历20余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通认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发展目标。[5]
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发端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最近10年里,有3个重要的理论进展值得特别关注。它们是: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和低碳经济概念。这三个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概念其实有着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
地球系统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地球系统观源自今年来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圈一一生物圈的研究。早在1920年代,苏联的地球化学家韦尔纳茨基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