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护理及健康指导.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痔的护理

一概述O直肠末端粘膜或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

痔疮等肝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肛肠疾病的52.195.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任何疾病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液缓慢和腹内脏器充盈、曲张、隆起而引起痔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长期坐立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直肠静脉没有静脉瓣以及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是痔形成的基础,直接的病因有:①习惯性便秘。②腹内压增高。③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④长期的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等。中医辩证来说,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脉络,或脏腑本虚,因排便、负重,经产用力,使肛门部经脉横解,瘀阻肛门而生。

临床症状:一:早期两大症状1.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喷射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2.黏液外溢: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产生炎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瘙痒。

临床症状:

二:混合痔的晚期症状表现为痔块脱垂,大多数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由于晚期痔体逐渐增大,渐渐的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症状轻者只在大便时才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稍増大时,痔块便能脱出,回复比较困难,无法参加体力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分期及临床表现:(一)内痔:便血和痔块脱出I度:便血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III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IV度:偶见便血,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无法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二)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有时伴局部瘙痒。发生血栓时疼痛。(三)混合性痔:兼有内外痔表现,严重时可呈环状脱出肛门,又称环状痔。发生崁顿,可引起充血,水肿,坏死。

治疗原则:1.内治:多适用于Ⅰ、Ⅱ期内痔,不宜手术治疗者。①风热肠燥证治法:清热凉血祛风。②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止血。③气滞血瘀证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④脾虚气陷证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2.外治: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嵌顿肿痛等。①熏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具有活血止痛,收敛消肿等作用,常用五倍子、苦参汤等。②外敷法:将药物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去腐生肌等作用。③塞药法: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内,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3.胶圈套扎法:是通过套扎器或双钳将小乳胶圈套扎在痔柯基底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力阻止血循环,致使痔核缺血、坏死、脱漏,从而治愈内痔。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药物外敷或塞肛。通常选用对痔粘膜有保护作用,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外部中药熏蒸。2.药物口服。通常选用具有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消炎愈创的药物。

手术治疗:1.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适用于外痔为结缔组织的混合痔。2.外剥内扎术治疗,适用于外痔为静脉曲张的混合痔。物疗法也可以分为很多种的。混合痔治疗方法中的外科手术疗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特点中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中及后痛苦较轻,创面愈合快,疗效肯定,但要求手术条件较高,是目前治疗痔疮最可靠的方法。

术后的护理:术后1~7天临床表现:术后便后肛门灼热疼痛,肛门滴鲜血,少腹胀满,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饮食无味或不敢进食,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此期多属刀伤血瘀、湿热未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术后1~4天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稀饭、粥等。4天后开始进软食,忌食辛辣、肥厚、油腻、香燥之品及牛奶、豆类产气多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对于因惧怕解便而不敢进食者,应耐心解释饮食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

2)观察小便通畅情况:若小便不畅,行膀胱区热敷或听流水声诱导排,隔物炙关元、气海穴。无效时给予导尿。3)向患者讲解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术后正确的排便姿势,切忌临厕久坐、久蹲,以免气血阻滞,肛缘水肿,根据病情给予润肠通便等药物及外塞开塞露等。4)指导患者正确坐浴:每次大便后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坐浴液,水温约40℃,浸泡10min.5)保持肛门卫生:局部用痔疮膏和痔疮栓换药。

术后7~15天临床表现:肛门疼痛,大便干结难解,滴少许鲜血,甚则如喷射状,肛门潮湿、瘙痒或见肛缘水肿,舌红苔白腻或黄膩,脉濡。此期多属刀伤血络,血不归经,湿热未尽。护理措施:1)预防继发性出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