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电路交换和包交换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话网络

与电路交换技术

传统电话系统

端局

早期电话通信必须用专线连接主叫方和被叫方。

交换中心(人工接线员/程控交换机)负责连接主叫方和被叫方。

什么是交换?

交换过程:把主叫方的电话线与被叫方的电话线用跳线电缆连接起来的过程。

服务使用者

服务使用者

服务提供者

用户

用户

端局

主叫方和被叫方必须建立一条专用电路

在通信期间该电路保持连接

并不为他人用

特点

电话系统的扩展性

当网络规模增大时通常采用层次型管理模式。

C D E

局 局 局

高容量中继线

本地回路

PSTN: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A城端局

B城端局

电话接通时间取决于主叫和被叫的距离和途径交换局数目。

长途局

本地回路

电路交换技术及其过程

① 通信双方(H1,H6)先建立电路

② 通信期间电路保持连通

③ 电路不能被他人使用

A城

交换机S1

B城

交换机S2

主机/端系统

H1

H2

H3

H4

主机/端系统

H5

H6

H7

H8

主机H1发给主机H6的报文

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传输

主机H1发给主机H6的报文

主机H3发给主机H8的报文

交换机如何为每对通信节点建立电路

多条电路如何共享一条高容量链路

A城

交换机S1

B城

交换机S2

主机/端系统

H1

H2

H3

H4

主机/端系统

H5

H6

H7

H8

高容量链路由多对用户电路(H1-H6/H3-H8)共享

示例:采用电路交换技术

假设:

H1给H6发送长度为7.5Mbits的文件

建立电路需要10s;忽略传播延迟

试问:

将文件从H1传输到H6需多少时间?

H1发送文件所需时间

=7.5/1.5=5s

传输该文件所需的总时间

=连接建立时间+发送文件时间

=15s

1.5Mbps

1.5Mbps

1.5Mbps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电路交换技术本质

1.5Mbps

H1

H6

1.5Mbps

1.5Mbps

H1-H6的电路

1.5Mbps

H6

H1

S1 S2

发送方H1按固有的发送速率把文件发送到电路上

表示文件的信号沿着电路一路传播到目的地H6

被旁路掉

电路交换技术特性

优点

实时性好(仅信号传播时延)

稳定的数据传输速率

不存在信道访问延迟

缺点

不能充分发挥传输介质潜力

长距离电路的建立时间长

扩展性较差(硬件成本)

Copyright©2018YANWei.Allrightsreserved.

计算机网络vs.

包交换技术

传统邮政服务

邮局

广州邮局

新疆邮局

上海邮局

北京

邮局

郑州

中转站

少量几个地点通邮时邮局可以将邮件直接送达

大量地点通邮时需要中转站以

提高效率

“存储-转发”技术

存储-转发:交换节点接收并存储包,然后根据包

的目标地址转发该包到通往目的地的出境线路上。

主机H1发给主机H6的报文

主机H3发给主机H8的报文

交换机S1

交换机S3

主机

H1

H2

H3

H4

主机

H5

H6

H7

H8

交换机S2

包/分组:大小

固定的数据块。

基于“存储-转发”包交换技术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每个包要指明详细的目的地址

交换机根据每个包的目的地址转发

入境线路:报文到达的线路

出境线路:发送报文的线路

收件人:H6

发件人:H1

收件人:H8

发件人:H3

“存储-转发”时延

处理后排队

去往下一站

处理时

排队时

存储转发时延

出境线路j

入境线路i

等待输出的排队时间

处理时间

+

发送时间

包、分组

输出缓冲区(队列)

包交换技术的本质

交换机S1

交换机S3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线路上包的顺序是不固定的

交换机不必为用户预留资源

交换机以及线路等资源按需分配

交换机不必记忆每对用户通信状态

主机H1发给主机H6的报文

主机H3发给主机H8的报文

高容量链路由多个用户包(H1-H6/H3-H8)共享

高容量链路由多个用户包(H1-H6/H3-H8)共享

报文vs.包/分组

报文:用户发送的原始数据(文件)

包/分组:大小固定的数据块(无完整意义)

Message:报文

Packet:包/分组

出境线路

交换机S1

H1

H2

H3

H4

如果数据报随着用户数据块大小可变

处理时间不确定

小报文的时延大

缓冲区大小无法确定

示例:采用包交换技术

假设:

H1给H6发送长度为7.5Mbits的文件

包的大小为1500b;忽略传播延迟

试问:

将文件从H1传输到H6需要多少时间?

1.5Mbps

1.5Mbps

1.5Mbps

1.5Mbps

H1

H2

H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