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 (第2课时)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上《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启东市寅阳小学杨裕海

教学目标:

1.运用做批注的方法,丰富对故事的人物、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提升阅读的品质。

2.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浓厚兴趣,习得阅读民间故事

的方法。

3.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运用做批注的方法,丰富对故事的人物、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提升阅读的品质。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文化为源,点击民间故事

1.赏一赏,引出《牛郎织女》源头

欣赏星空图,感知自然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2.读一读,触摸《牛郎织女》文化

朗读诗歌名句,触摸文化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唐)杜牧

3.引一引,聚焦《牛郎织女》故事

启发谈话,了解民间流传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一、经验为根,触摸民间故事

1.激活经验: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已经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哪些特点?

2.引入情境: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二、批注为线,赏读民间故事

第一板块:故事里的人物真精彩

1.整体把握:回顾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2.范例引路:读故事,自然要读人物。(板书:人物)我们可以通过做批注,

去品读故事中的人物。这位同学,这样品读故事中的哥嫂的——

无情无义

古话说:“父母不在,长兄为

3.提示任务:父。”哥哥嫂子这样对待牛郎,真

出示:人物我评价

做做批注,认识和评价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和全班同学交流。

学习方法:

找关键句——找关键词——写出评价或感想

交流句式:

1

我认为是个(怎样)的人。请大家看……(重点句),

我从……(关键词)感受到……(评价或随感)。

4.交流展示

交流一:牛郎

重点点拨:

预设1:善良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

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读一读:故事是怎么讲牛郎的心地善良的呢?先是概括地讲——然后具体地

讲——

预设2:勤劳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

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

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

满。

预设3: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

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

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

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

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拟一拟:这个自然段的内容,你们是用怎样的小标题概括的?

议一议:从表面上看,牛郎追赶的是什么?没有了织女,对这个家庭意味着

什么?

预设4: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

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品一品:“日子久了”,假如让你来表达,还可以怎么说?

交流二:织女

2

重点点拨:

预设1:

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