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品课件.ppt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品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品课件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品课件

MR表现:T1WI多为低信号,也可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质或不均质;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斑点状强化,极少数可出现较明显强化。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肿瘤样病毒性脑炎脑结核瘤CT表现平扫:早期渗出性改变:单或多发园、类园型低密区,水肿明显。结核瘤:等、稍高或混杂密度结节。单或多发。内可有钙化。轻水肿。增强扫描:渗出病灶:无强化。结核瘤:结节均或不均强化。环厚薄均匀,边缘光滑,出现中心结节,称“靶征”。脑结核瘤MR表现平扫:早期渗出性改变:单或多发圆或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结核瘤: T1WI:低或稍低信号,包膜呈等或稍高信号。 T2WI:多数为混杂信号,包膜呈低信号。早期扫描:同CT。脱髓鞘病变原发性继发性:多发性硬化最常见。多发硬化性中年女性多见,临床症状可出现多次缓解、复发。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或慢性病毒感染有关。病理:髓鞘脱失,相对轴索保留。部位:最常见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也可发生于视神经、脑干、小脑白质和小脑脚、脊髓。CT表现白质内多发的等或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表现多变,急性期病灶有强化,慢性期或激素治疗后无强化;团块状或不规则的环形强化类似肿瘤。MRI表现T2WI可见脑室周围散在的高信号病灶,部分病灶与侧脑室中央部呈垂直排列,以矢状位观察为佳,部分病变可融合成片;T1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表现多样;弥漫性脑萎缩,严重者胼胝体变小。颅内囊性病变蛛网膜囊肿神经上皮囊肿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为先天发育异常,即胚胎期蛛网膜分裂为两层,其间为含脑脊液囊腔,囊肿与蛛网膜下腔间无交通。假性:多由创伤、出血、感染等引起蛛网膜粘连所致,囊肿实际为蛛网膜下腔的局部扩大,与蛛网膜下腔可有交通。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发生部位:中颅窝、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凸面、后颅窝、脑室形态多样,呈脑脊液样密度和信号,增强后不强化。可推压脑组织移位,大者可引起局部颅腔扩大、颅骨变薄。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来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桥小脑脚、鞍区和四脑室囊肿形态不规则,多沿缝隙生长。典型者呈脑脊液密度和信号,也可因含有胆固醇呈很低密度和短T1信号。囊肿壁可钙化,不强化。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神经上皮囊肿无症状神经上皮囊肿影像学常见,而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罕见。主要症状为头痛和癫痫,多见于中年,平均年龄33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有脉络膜丛和裂的任何部位,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脉络膜裂囊肿以海马上裂常见,偶可见于脑实质。局部脑室或脑裂扩大。囊肿无钙化,囊液呈脑脊液密度和信号,囊壁可不显示,囊壁显示时呈薄线状等密度和信号,增强后囊肿不强化。神经上皮囊肿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神经上皮囊肿脑肿瘤临床症状: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局部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肿瘤组织学分类:神经上皮组织肿瘤、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脑膜肿瘤、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鞍区肿瘤、转移性肿瘤等等。脑肿瘤影像学表现:异常密度和信号肿块、占位效应、脑积水。CT密度:很高密度:出血或钙化稍高和等密度:脑膜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神经鞘瘤、纤维瘤低密度:良性胶质瘤、肿瘤囊变、囊性肿瘤混杂密度:恶性胶质瘤和肿瘤内囊变、出血、钙化很低密度:脂肪瘤MR信号:多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少数为T1和T2接近等信号(脑膜瘤)少数为T1高信号T2高信号(脂肪瘤)少数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黑色素瘤)肿瘤占位效应表现:中线结构移位;脑室、脑沟、脑池移位、变形、填塞相邻脑结构移位肿瘤占位效应影响因素:肿瘤体积大小瘤周水肿程度肿瘤所在部位胶质增生情况胶质瘤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约占半数,而75%的胶质瘤为星形细胞肿瘤。因此,星形细胞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星形细胞肿瘤包括: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老年人少见。临床症状因肿瘤部位不同而异,多以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颅内压增高、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绝大多数位于大脑半球白质,以额叶、颞叶及其相邻区域多见,极少数也可发生在小脑和脑干。CT表现:平扫呈低密度,均质或不均质;境界多不清楚,少数境界也可较清;15-20%肿瘤内可见小的斑点状钙化,一般无出血;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