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草鱼青鱼患肝胆病死亡率达80%.doc

水产养殖贴士:草鱼青鱼患肝胆病死亡率达80%.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水产养殖贴士:草鱼青鱼患肝胆病死亡率达80%

我在指导常规鱼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草鱼、青鱼由开始时的少量死亡发展到大量死鱼的现象。发病初期每天死亡1尾~2尾,多数养殖户以为是正常现象,10天~15天后死亡量大增,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80%以上。可以说草、青鱼传统的四病在严密的预防下已很少发生,但肝胆综合征的危害已上升到首位。我对此病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比较简单实用的防治方法。

症状多数鱼池发病初期水表层没有病鱼活动,部分鱼池的病鱼有的隐在水面下20厘米处长时间不动,有的在水表层狂游、有的头搁在池边沿岸处,鱼体发黑,发病之鱼不久便死。捞起病鱼观察,多数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鱼鳞片松动,鳍条破损。鳃的变化较大,有的鳃丝外缘一圈发白,其它部分基本正常,有的鳃丝末端腐烂成锯齿状缺口,有的黏液增多,有杂物和污泥粘附,有的因贫血造成鳃丝颜色发淡,变为粉红色。解剖内脏,肝脏颜色为土黄色或部分变为绿色,轻触即碎。有的胆囊肿大,为正常的2倍~3倍,有的胆囊破裂,胆汁淡黄色或墨绿色。腹腔内有腥臭味很重的腹水流出。很多人误以为是烂鳃病和肠炎病,用了很多杀菌剂没有明显疗效。

病因该病为营养性疾病,抵抗力下降后常继发感染细菌,病因是多方面的。放养带病的鱼种,环境和营养不适合时症状就表现出来;草鱼、青鱼放养密度太大,排泄物多,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鱼体质下降;春季水温低时过量投喂,与鱼的新陈代谢水平不适应,增加了肝胆负担;直接投喂毒素含量较多的干菜籽饼、放置时间过长而酸败的配合饲料、霉变的饲料;饲料品种单一,缺乏VC等营养物。

预防选择健康的苗种。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尤其注重保持清新的水质和较高的溶氧。科学合理投喂,春季早用精料开食,但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酌情调节,不能有剩饵。6月~9月的投喂量控制在八成饱,保持营养平衡。每隔半个月左右在饲料中交替添加VC和肝胆宁,每次连喂3天,直到9月底结束。

治疗95%以上的鱼池通过内服VC和肝胆宁合剂能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治愈。每100千克饲料用含量10%的VC200克~300克加纯中药肝胆宁600克~800克,充分拌匀粘合,连喂7天~10天,病情严重的可加大剂量并延长治疗时间,有细菌感染的可添加含量10%的氟苯尼考或10%的恩诺沙星200克。若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可全池泼洒出血烂鳃康125克/亩~150克/亩,隔日1次,连用3次,同时在上述内服配方中增加克毒清,每100千克饲料用量为600克左右。

文档评论(0)

敏敏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敏敏爱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