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六章第三节防灾减灾学案.pdfVIP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六章第三节防灾减灾学案.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灾减灾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模拟各种自然灾难,进行各种自然灾难防避的演习训练。

【地理实践力】

2.通过自然灾难分布图,明确不同区域主要防避的自然灾难类

运用资料,了解

型。【区域认知】

避灾、防灾的措

3.通过分析各种自然灾难类型的特点,分析不同自然灾难的防

避措施。【综合思维】

4.通过各种自然灾难的防避,了解灾难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

地协调观】

学问清单一防灾减灾手段

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手段

(1)灾难监测:通过自然灾难监测系统对自然灾难的孕育、发生、开展和致灾全

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难防备:一方面修建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

减灾教育。

(3)灾难救援与救助:依据国家有关自然灾难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

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快乐理救济。

(4)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开

展。

学问清单二自救与互救

1.内容:灾前预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爱护三个方面。

2.灾前预备

(1)洪涝、台风等:准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难预警信息。

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3.

(1)洪涝: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命。

(2)地震:如条件允许,准时、有序地撤离到平安地带。

(3)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4.灾后自我爱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微思索]

在学校遇到地震,你会怎么办?

提示假设正在教室上课,要在老师指挥下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爱护头部,留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电线

杆、高悬物等危急物品。

地震时不应实行的行为

不要躲在大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牢固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以

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留意避开危急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高压

线、路灯、广告牌、吊车、危旧房屋、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和砖瓦木材等物

的堆放处,撤离时不行乘坐电梯。

台风来临时,室内的人考前须知

准时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等,以免大风来时被吹下砸到人等。

提示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防灾减灾手段

情境探究

[情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图

标以彩虹、伞、人为根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妙、将来和

盼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爱护、呵护之意;两个人

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

[探究](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什么?

(2)我国防灾减灾的根本方针是什么?

提示(1)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削减灾难损失。

(2)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1.减灾措施体系

2.自然灾难的防备措施

(1)

(2)工程性防备

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各个方面转变自然灾难系统,最终到达减灾的目的。

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转变地表环境(孕灾环境的

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的发生

稳定性),防止和减轻自然灾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难的强度

沙尘暴等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爱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平安

阻隔或掌握灾难与人口、财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