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要点.pdf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要点.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版)要点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在难治性心脏骤停(CA)中已得

到广泛应用。我国急诊医学专家团队在2018年发表的《成人体外心肺复

苏专家共识》中,系统阐述实施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过程中的关

键问题,大大推进了国内急诊ECPR技术的开展。我国ECPR的发展远未

满足临床需求,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存在地域不均衡、部分医院缺乏经验、

在基础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急于开展等情况,加之ECPR发展迅速,基于

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新近文献及临床实践对2018年共识进行补充及更新。

1ECPR的应用现况

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对ECPR的研究较为领先。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

经建成了区域性ECPR中心,且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ECPR联合其他急救技术的集束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ECPR开始后,即使尚未恢复自主循环(ROSC),体外循环仍可为全身脏

器提供灌注。与传统心肺复苏(CPR)相比,ECPR能够提高冠状动脉的

灌注压、ROSC率以及除颤成功率,并且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颈

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ECPR能够提供充足的器官灌注,减少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风险。

的治疗非常复杂,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技术交叉。V-AECMO、目标

温度管理(TT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复杂技术均可应用

于CA患者。V-AECMO的热交换器也能够应用于TTM,减少再灌注损

伤,并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由于ECPR能够提供稳定的全身灌注,即使发

生持续性室颤,使用ECPR的患者也能进行PCI。

推荐意见1根据CA患者情况,ECPR可联合TTM、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等实施集束化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3ECPR的适应证与应用时机

目前尚无统一的ECPR适应证。

相较2018年《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本期专家共识更推荐初始

心律为室速/室颤(VT/VF)的可电击心律的CA患者使用ECPR治疗。

缩短CA患者低流量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存活及神经功能预后。

推荐意见2初始心律为VT/VF的CA患者更推荐使用ECPR。

推荐意见3OHCA患者CPR持续40min以内实施ECPR。对于年轻、

有目击者、无终末期疾病且评估病因可逆的CA患者,在初始60min内,

ECPR。

4ECPR多学科团队建设

ECPR在实际操作层面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难治性CA

患者而言,其机体已经出现了多系统功能的严重紊乱,由单一专业团队处

理很有可能会出现抢救效率下降的窘境,因此,多学科团队协作(MDT)

的组建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使用ECMO的科室涵盖了心脏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

醉科、体外循环科、急诊科与呼吸科等多个科室。

推荐意见4ECPR医疗中心可根据本中心特点组建ECPR多学科团队,

以提高ECPR的治疗效果。

5移动ECMO设备

近年来,移动ECMO设备可允许更快速地实施ECPR。

推荐意见5移动ECMO设备可应用于ECPR,以减少院外复苏低灌注

时间。

6ECMO置管技术

CA情况下快速识别动、静脉,为动、静脉导管的置入提供了

精确、可靠的参考,超声引导下置管能够显著减少血管并发症。ECPR后

即刻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动脉插管,连接远端灌注管置入股浅动脉,可

以减少肢体急性缺血损伤的发生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时监测插管肢

体的血运,有助于缺血的早期诊断和恢复逆转。

推荐意见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