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入殓的仪式流程
入殓的仪式流程
仪式流程
入殓时,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浮山等地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然后平放棺内。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
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放鞭子,左手放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襄汾一带,死者绝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入土开路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除了再撒一些五谷、纸钱外,还要在棺内放置一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入土开路之意。
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死者如系女性,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这在山西南北都是大体一致的。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
襄汾等地,死者的儿女要做撅片面于灵前供献,然后由参加入殓的人分吃,表示从此与死者永诀了。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沁县等地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闻喜一带,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凡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往返要故意绕远,回家后哭奠烧纸,名为烧上路纸。偏关等地,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呼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入棺
给死者穿着入棺。《礼记问丧》中载:死三日而后殓。人死后不立即入殓,主要是为等候死者复活。如不复生,就举行殓礼。装殓尸体的用具大都为棺材。淮安民间殓尸的棺材有好多种,但以木棺为主。在木棺中,因制作的时间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在人未死前制作的棺材称寿材,为了敬祝老人长寿,又称百岁坊亡人停尸后,开始筹集木料,请木匠打制,因时间紧,需快速完成,犹如走马,称走马材。因寿木质量不同,制作的棺材也有区别,一是用四块薄板安钉而成,简易如匣,称薄皮材。二是一二三,即盖板厚三寸,底板厚一寸,两墙板厚二寸,此棺为一般百姓家所用。三是四五六,即盖板厚六寸,底板厚四寸,两墙板厚五寸。四是天地同,即盖底厚度相同,一般皆超过六寸以上,两墙板较厚,底稍薄。五是有撑棺,即棺外有套棺,古时,有木椁、石椁、砖椁等。验有小殓、大殓之分。
小殓
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此仪于死之次日早晨进行,其过程是:
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用以扎紧尸体所穿衣的宽布带);绞上铺衾(覆尸的被盖),衾上铺衣,再举尸于衣上,然后依相反的顺序穿着装束;束绞时,绞要掰开末端,然后掏上冒(装尸体的布袋,分上、下两截,上称质,也叫冒,下称杀),上盖夷衾(覆尸的被子)。至此,亲者痛哭,哀止,小殓礼成。
大殓
大殓即入棺,也称入室、入殓等。入殓前,有的丧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有的还要请道士,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以五行说法,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将其书写,张榜贴于墙。死者入棺时,凡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必须远避,否则对丧家不利。民间认为死人是一种遭殃,故这类榜文称殃榜。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入殓者,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入殓前要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上青麻杆,杆上糊呈文纸。也有用黄纤纸糊棺内四壁,棺头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尸体头顶用红布围上,腋部兜上红绸巾,入殓前,先于棺材底部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面盖一床棉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